第224章 《卷土重來》 :任重而道遠(2 / 3)

陽朔心裏鬆了口氣,他覺得自家大人既然下令殺人,那自己的罪責應該會減輕一些。

一陣壓抑的歡呼聲,那些個別部司馬、曲長、屯長一類的軍官跑下去忠實的執行命令,先是一陣威懾,蒼涼的號角聲中再一次進行分割,大量騎士馭馬馳騁進去,看見受傷的西域人就擰著拖出來,馬蹄聲和慘叫聲成了唯一的旋律。

武力的威懾下,西域人不敢再反抗,他們被全副武裝的戰士押解著列隊,經過點算,留下的西域人一個不多、一個不少剛好是兩萬五千人,他們在箭陣的監視下眼睜睜地看著同伴被士兵押出去跪成一排,‘咚咚咚——’的鼓聲震蕩耳膜,所謂的追魂鼓聲響徹三段之後停止,臨時充當儈子手的士兵戰刀一劈,瞬間又是三四千顆西域人的腦袋落地。

不到三個時辰的時間,原本還算擁擠的營地一下子變得空曠許多,剩餘的兩萬五千西域人在血腥的教育下終於認清自己的身份,戰戰栗栗聽從那些眼裏不斷閃動凶光的士兵們的安排。

“把受傷的西域人挑選出來。”

陽朔想清楚那層關係後已經鎮定了許多,他親自下去執行命令。

大量士兵再一次衝進幸存的西域人人堆裏,這讓西域人又是一陣心驚肉顫,西域人看見漢軍隻挑選受傷的同伴無不心裏悲戚,有了先入為主的觀念,西域人隻當這又是一輪有選擇的屠殺,想反抗卻是沒有那個勇氣。

可能是衝進去的將士殺氣太盛,西域人拚命的掩飾受傷的部位,這一尋找隻找出了約三千餘受傷的西域人。有了第一輪的擇人殺戮,這一輪裏麵大多是輕傷,有些更是輕微的擦傷。

林斌策馬向前,身後的兩千親衛自然也是馭馬跟上。

這一支絕對的精銳的親衛往前一壓,一股強大的氣勢壓得那些本來就心驚膽顫的西域人呼吸困難。

林斌威武形象已經深入五軍將士的心間,見到林斌領頭向前,再看人和馬都包在重甲裏麵的騎士,看守西域人的士兵大聲歡呼起來,不斷呼喝“威武”兩字,這又是把西域人嚇得不輕,很多西域人直接癱瘓在地上。

三千餘受傷的西域人被陽朔帶人習慣性按照梟首的隊列押解成一排排,像極隻要一個命令又將一排排的推出去砍掉腦袋。

林斌坐胯絕影冷冷地盯視那些一臉死灰的西域人,他原本有一些話要說,看到如此不堪的西域人卻是懶得廢話了。一群被嚇得失去的膽氣的人,說什麼呢?

“遵從者——生!反抗者——死!”

不是很大的聲音,親衛再一次重複呼喝,演變成在場的五軍將士齊聲高喊。

西域人能聽懂嗎?毫無疑問,西域人之中能聽懂的人絕對不多,但是有一種東西卻是能夠超越語言的障礙,那便是還在滴血的戰刀,在戰刀的威懾下,在死去同伴的印證下,他們還敢反抗嗎?

治軍不能隻光治嚴;治理戰俘也是同樣的道理。

西域人看到被押出去的同伴沒有再一次被殺,而是有人在療傷,心裏奇怪的同時,對那個殺人魔王產生了複雜的感覺。西域人也有腦子,他們和所有人一樣都能思考,大概知道這個就是所謂的恩威並重,心裏對林斌的畏懼增加到一個新的高點。

華夏有一句古話: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文武之道,一張一弛。

林斌現在是什麼人?他是百萬部眾的領袖、數十萬軍隊的效忠對象,他身處的位置決定了行事作風。林斌選擇帶上西域人自然有他的想法,他不但要讓西域人對自己產生畏懼,還要讓這些西域人變得聽話,這些敲門磚能不能被收服很大一部份關乎到進軍西域會不會順利。

西域人相對於現在的華夏人種而言,大多長得比較高大,身高按照現代的計算方式平均是在一米七三左右,身材的骨骼也比較健壯,是林斌眼中作為重步兵的最好人選。林斌原本打算用三到五年的時間收服這些西域人,整編成一支重步兵軍團,現在看來好像不是那麼容易?

現在的漢朝人種平均身高是在一米六五左右,也就是七尺。千萬要注意,七尺是平均的身高,不是全部的歸納,其中當然也會有某些人身材高大、或者更矮。

(七尺男兒耳熟能詳,那麼這一句話是出自誰的嘴巴?羅貫中說是出自劉備的嘴巴,劉備的原話是“吾乃七尺男兒”,三國時期的眾多領袖,比如曹操也是隻有差不多七尺。那麼丈夫,那麼所謂的丈夫就是差不多有一丈高的男人?)

林斌是一個立誌要打到西方的人,建立重步兵軍團也是屬於未雨綢繆的一部份,畢竟以後的戰爭可不是單單隻有騎兵能夠應付的,哪一部份的地形需要什麼樣的兵種,及早有一個框架不是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