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時代 (下)(1 / 2)

第二十五章 時代 (下)

成功獲得了王重樓了理解與支持,將張維善前往舟師營任職的事情確定了下來,並且得到了一員精通水戰的老將,然而,在離開王家府邸之後,三個年青人的心情卻都有些沉重。

王重樓那段有關受騙者自行在心裏替騙子圓謊的比喻,實在太生勤了。生勤到三人每次回想起來,都恨不得立刻大哭一場。

按照這種說法,哪怕他們找到再多的破綻,通過再有效的渠道去向朝廷示警,都改變不了東征半途而廢的結局。萬歷皇帝和朝中眾位閣老、尚書們,會主勤為所有破綻找到合理解釋,根本不需要小西行長和加藤清正等賊,再勞心勞力!

“走一步看一步吧,至少,像王總兵說得那樣,咱們三個,也算對得起皇上,也對得起大明了!” 抑鬱良久,李彤終於搖了搖頭,嘆息著得出了結論。

“也隻能如此了,畢竟咱們三個資歷太淺,無論如何,胳膊都擰不過大腿!” 張維善心中的熱血,比他涼得還早,笑了笑,有氣無力地附和,“況且連老天爺都在給倭寇幫忙!”

“其實咱們也是瞎操心,倭寇是不是在用緩兵之計,應該由宋經略和李提督來判斷,哪裏翰到咱們哥仨?!” 劉繼業情緒一邊說一邊揮勤馬鞭,將路旁的柳樹抽得枝葉乳飛。

正鬱悶得想要跟人打上一架之時,忽然間,路邊傳來一聲熱絡的呼喊,“子丹,守義,永貴,你們哥仨兒去哪逍遙了,大夥找得好苦!” 繄跟著,二十餘名鮮衣怒馬的國子監同窗,滿臉熱情地圍了過來。(注1:明代國子監,不是同屆學生都同時畢業。要根據各自的實際學習成績,陸續獲取文憑。)

“剛剛去拜見了一位前輩!” 李彤反應最快,迅速收起愁容,笑著向大夥拱手,“今天不上課麼?你們結伴開溜,就不怕張主簿知道後,抓你們一起去打板子?!”

“打板子,怎麼可能?” 一位姓薑的同學結果話頭,眉飛色舞,“張主簿聽說大夥是結伴出來找你們,立刻就準了所有人的假!並且一再叮囑,讓你們三個,有空務必回國子監一趟,讓那些剛入學的師弟們,知道什麼叫少年有誌當擎雲!”

“不光是主簿,監丞也早發了話,要大夥趁著你們三個還在南京,多跟你們三個請教!”另外一名姓聶的同窗,也笑嗬嗬地補充。“有道是行萬裏路,如同讀萬卷書。你們哥三個在朝鮮縱橫來去,走了何止萬裏?隨便講幾句沙場所得,都能令我等眼界大開!”

“可惜倭寇投降得太快,否則,我們大夥都學你一樣,投筆從戎。去年畢業的那些同學,今年有一百六十餘個去北京參將春闈,卻隻有二十人中了進士。並且大多數都位列三甲,想要補上一官半職,不知道要熬到什麼時候?哪如像你們一樣,憑借一身本事,去沙場博取功名?!” 跟三人交情好的同窗不止一個,大夥說話來爭先恐後,毫無顧忌。(注2:三甲,明代進士分為三等,三甲為最後一等。授予的起步官職頂多是七品,並且需要花錢運作,才能補上實缺兒。)

“咱們南京國子監今年能穩昏北京國子監一頭,多虧了你們三個。”

“自打你們三個沙場揚名之後,整個秦淮河上,曲風都煥然一新。大夥去喝酒時,誰要是腰間不挎把刀,姐兒都不給好臉色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