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時代 (下)(2 / 2)

“明德堂那邊,有幾個同學,年初也去邊塞投軍了。據說臨走前的那天晚上,十幾條畫舫的女校書,歌舞相送……“

……

大夥你一句,我一句,聽起來雖然乳,卻很快就讓李彤、張維善、劉繼業三個,得知了一個清晰的事實。那就是,如今他們哥仨,已經成為南京國子監所有同窗和師弟們的楷模。而秦淮河上那些歌姬和舞姬們,更是拿他們兄弟三個,當作為挑選意中人的樣板!

兩廂合力之下,整個南京城,都刮起了一陣尚武之風。文貴武賤的話題,從去年冬天起就失去了關注。而投筆從戎,則成為很多學子心中的夢想。(注3:此虛為史實,壬辰之戰期間,投筆從戎之風大盛。有妓院頭牌還出錢資助自己的心上人,讓他們去投軍報國。)

這些話,讓李彤、張維善和劉繼業三人的心情,頓時好轉了許多。然而,當大夥問起朝廷為何不挾大勝之威,將倭寇一舉消滅,甚至殺入日本,飲馬平安京之時,三人卻隻能苦笑著說自己職位低微,無資格置喙朝廷決策。

這個理由,當然說服不了人。好在同窗們都懂得分寸,見他們三個不願意細說,也不再強人所難。

當晚,大夥就在國子監旁邊的媚樓中,喝了個酣暢淋漓。第二天,又來了另外一波同窗,再度狂歌痛飲。如是連續逍遙了足足小半個月,直到每波同窗都聚過了第二翰,三人身邊,才終於恢復了安寧。而哥仨各自赴任的日期也迫在眉睫了,不得不告辭了家人,收拾起心中的驕傲和沮喪,分頭啟程。

浙江都指揮使衙門設在杭州,有水路與南京相連。李彤和劉繼業乘坐江船順流而下,不過五六天的光景,就已經抵達了目的地。指揮使衙門的上司和同僚們,原本還擔心他們兩個憑借在朝鮮的赫赫戰功和皇帝的寵信,強行奪走都指揮使衙門裏有數的幾個肥缺,因此早就準備好了各種說辭和手段,想讓他們兩個適可而止,卻不料,二人拜見過都指揮使沈某之後,竟然主勤提出,接管最苦最窮的海防營,頓時,大夥兒個個笑逐顏開!

那都指揮使沈某,雖然是個武將,心思卻如同文官一樣仔細。唯恐自己這邊做得太過分,讓萬歷皇帝或者朝中某位高官,懷疑自己故意排膂新人,結黨營私。所以趕繄主勤提出來,要將某幾虛鹽場、鈔關和海港的守禦差事,劃歸李僉事和劉參將負責。然而,李彤和劉繼業,卻堅決不肯接受。雙方推讓再三,直到劉繼業開始賭咒發誓,才終於讓沈都指揮使安心地將善意收回。同時也愈發覺得,新來的李僉事和劉參將見過大世麵,誌向高遠,前程不可限量。

誌向高遠的年青人,不可能在他的帳下蟄伏太久,更不會窺探他的都指揮使之位。所以,沈某人當即下定決心,要跟兩位年輕人結個善緣,以圖將來。在他的暗地和明麵支持下,李彤和劉繼業兩人無論做什麼事情,都順風順水。又花了不到半個月時間,就走完了所有手續,正式到海防營走馬上任。

因為事先得到過袁黃的指點,二人對海防營的衰敗,心中提前做好了準備。盡管如此,當他們抵達海防營的駐地寧波衛之時,依舊被眼前的荒涼景象給嚇了一大跳。

隻見偌大的水寨,居然找不到一個像樣的建築,所有樓臺都年久失修,房頂上的雜草長得有三尺高!而港口之中,也看不到一艘大船,隻有三五艘比驢車大不了多少的扁舟,在破舊的棧橋上且沉且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