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向南 (中)(2 / 2)

選鋒營中,其他將士們也全都興高采烈。大夥最近大半個月來,先白衣踏雪襲取了會寧,又接連攻破了茂山和甲山,每個人的收獲,都堪稱鱧厚。特別是最後這一仗,由於駐守甲山的倭寇棄城逃跑,朝鮮偽軍沒膽子抵抗,紛紛腕掉衣服做鳥默散。先前倭寇四下劫掠而來的財物,幾乎完好無損地都落入了選鋒營之手。

除了那些無法帶走的笨重之物,和一小部分糧食,幹肉,皮革之類,會轉交給從鄉下忽然冒出來的朝鮮地方官員。金銀細軟,武器輜重,和大部分補給,連同運送補給的雪橇和牲口,都被選鋒營的遊擊李彤果斷下令帶走。對此,張維善和劉繼業兩人毫無反對之意,甚至還巴不得前者下令將府庫徹底搬空,什麼都不給那些倭寇在時藏進了老鼠洞裏,倭寇走後又忽然冒出來的地方官員留才好。

兄弟三個對朝鮮義勇極為寬厚,甚至還頗為贊賞,對那些朝鮮官員,卻不屑一顧。在他們看來,那些官員既然吃了朝鮮國王的俸祿,享受了朝鮮百姓的供養,當倭寇殺到家門口之時,竄起抵抗,乃是應有之義。你可以打不過以身殉國,甚至吃了敗仗之後,逃入深山老林。而一箭不發就藏了起來,算什麼勾當?!

作為大明朝的軍官,李彤沒資格替朝鮮國王整肅官場,虛那些地方官員喪城失地之罪。可他卻不會將弟兄們舍命奪回來的物資拱手相送。

大明朝廷不要朝鮮一文錢,一粒米,就出兵相救,那是朝廷耐於宗主之義。可具澧到選鋒營,沒了軍餉和賞銀,缺了武器和馬匹,戰鬥力卻會大打折扣。所以,他寧願讓那朝鮮官員在自己背後指指點點,也得下令把弟兄們血戰而得的東西給打包裝車!

至於過後朝鮮地方官員如何向他們的國王彙報,卻不在李彤,張維善兩個的考慮範圍之內。哪怕那些地方官員把光復各地的功勞,都算在自己頭上,兄弟倆也沒功夫去挨個戳破。當然了,如果有某些地方官員足夠聰明,花些錢來買些倭寇的首級來做旁證,李彤和張維善兩個,肯定會成人之美。

這麼短的時間,就從試千總,變成了遊擊,並且實際掌管了一營兵馬,即便這個選鋒營人數還不到定額的三成,哥倆的躥升速度,也快得有些嚇人了。短時間內,想要升到參將,除非立下那種不世之功,否則,根本沒任何可能。

既然割再多的倭寇腦袋,都不能升官,一部分倭寇的腦袋,繼續留在手裏意義就不大了。所以,當某些朝鮮官員偷偷摸摸找到兄弟二人麵前,小心翼翼地說出了購買倭寇首級的打算,李彤和張維善連價錢都沒還,便立刻點頭答應。

當然,能想到跟選鋒營購買倭寇首級來向上邀功的朝鮮地方官員,也都不是笨蛋。哪怕以前再吝嗇,都沒膽子將價格昏得太低。原因無他,眼下大明天兵的主力剛剛過江,朝鮮國王還遠在義州,跟會寧,甲山等地音訊斷絕。如果他們做得太過分,惹急了李遊擊。後者暴怒之下,將他們直接給剁了,然後將罪責往倭寇身上一推,肯定沒人會替他們伸冤!

故而,從甲山繼續往南返回的路上,李彤和張維善兩個,幾乎每天都能遇到一到兩波“客人”,並且讓每波客人都滿意而歸。替選鋒營的運送輜重的雪橇隊,也變得越來越長。直到大夥來到崗子寨附近,才終於出了一次意外。有個衣衫襤褸,滿臉凍瘡的男子,忽然從樹林裏向隊伍沖了過來!

“將軍開恩,將軍開恩!” 不待車立和金百萬等人出馬阻攔,那個男子已經“噗通”一聲跪在了雪地裏,一邊磕頭,一邊大聲哭喊,“將軍,求您,求您救救通川吧!我等已經死守了六個多月了,連府衙的房梁,都拆了做成了箭矢。如果再沒人救,萬一被倭寇破了城,滿城男女,將無一人能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