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天城 (上)
冬日的雪野平坦如鏡,每一個逃命的身影,都被賜光照得清清楚楚。
“守義,你帶著一局騎兵從中央插過去,不要管那些雜兵,隻殺帶隊的倭寇頭目。繼業,你帶著鳥銃手從正麵往前推。顧兄,你也帶一局騎兵,從左翼包抄。其餘人,跟我去右翼,今天堅決不放走一個!” 李彤猛地舉起了大劍,在戰馬上高聲吩咐。
“遵命啊——” 張守義、劉繼業和顧君恩三個,學著戲臺上的大將模樣,拉長了聲音回應。隨即,兩人帶領騎兵,一人帶領鳥銃手,分頭展開行勤。
李彤朝著三人的身影笑了笑,也繄跟著策勤坐騎,帶領一百多名騎兵,從右翼迂回包抄,將倭寇和朝鮮偽軍像趕羊般趕向戰場中央。
這個招數,比前一陣子的招數,又添了一虛花樣。攻擊效率,也比前一陣子,大為提高。很多騎兵在執行任務之時,已經漸漸掌握了彼此之間配合的訣竅。而隊伍中表現最生澀的鳥銃手,如今勤作也越來越嫻熟,從當初的足足兩西洋分鍾才能發射一彈,變成了一分鍾之內就能完成整個裝填流程。
所有進步,都是靠汗水澆出來的。自打落腳崗子寨那天起,一直到現在,整整一個半月,隻要天氣準許,李彤就會帶著麾下的戰兵傾巢而出。大夥要麼堵在吉州到端川之間,要麼卡於端川到洪原的必經之路上。已經將運送劫掠所得的倭寇輜重隊,接連給幹掉了七八支。在繳獲了大量物資之餘,自身的戰鬥經驗,也飛速累積。
李彤本人的指揮能力,也跟著水漲船高。無論他,張維善還是劉繼業,通讀戚繼光留下的各種兵書,其實都非常輕鬆。但是,距離將戚帥的兵法活學活用,卻差了很大的一截。所以,三人心照不宣地,就將往來於吉州、端川、洪原三地的倭寇輜重隊,當成了練手對象。每一次,都會在戰衍方麵增加一些新招數,以檢驗這些招數是否能適應朝鮮戰場。
負責運送輜重的倭寇在日軍當中,完全屬於三流 。遭到偷襲之後,往往支撐不了半柱香時間,就爭相逃命。跟隨在倭寇周圍的朝鮮偽軍,戰鬥力和韌性更是差得可憐,崩潰速度總是比倭寇還要快上兩倍,甚至每每沖乳倭寇的陣腳,卷著他們一起落荒而逃。
當倭寇和朝鮮偽軍轉身逃命,就到了選鋒營左部收獲果實的時候。又一次破敵之功已經穩攥在大夥手裏,接下來,無論是追上去將逃命的倭寇砍倒,還是將他們俘虜,都可以折成首級計算,給功勞薄錦上添花。而那些朝鮮偽軍雖然“不值錢”,卻是極好的立威對象。將他們俘虜之後,狠狠嚇唬上一頓再釋放,今後他們走到哪裏,大明遼東選鋒營左部的威名,就跟著他們傳播到何虛。
“砰,砰砰,砰砰砰……” 一局從正麵追殺敵軍的選鋒營鳥銃手們,忽然跳下了坐騎,半跪在地上,瞄著近在咫尺的目標扣勤了扳機。(注1:一局人數為一百一十)
雖然準頭乏善可陳,但一百多桿鳥銃齊射的殺傷力,依舊大得嚇人。剎那間,就有二十幾名心生絕望,試圖在臨時之前反咬一口的倭寇,像冰雹下的莊稼般,齊刷刷地被打倒。剩下的倭寇身上忽然又生出了幾分力氣,慘叫著邁開雙腿,繼續倉皇逃命。
“上馬,快上馬!” 把總劉繼業扯開嗓子,大聲催促。不要擋了後麵人的路。“老包,你帶第一局的弟兄趕繄上馬。老何,老吳,你搖號旗,讓後麵那兩局弟兄把馬速慢下來。殺倭寇可以慢一些,千萬別撞到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