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把總!”
“是,劉公子!”
……
眾人乳哄哄地答應著,努力去執行命令。
已經發射完了彈藥的鳥銃手們,重新跳上坐騎,將彼此之間拉開五尺到七尺的空檔,緩緩加速。跟在後麵的另外兩局鳥銃手則在吳昇與老何的約束下,或者從前方兩名袍澤之間的空隙直穿而過,或者努力放緩速度,避免與剛剛上馬的袍澤相撞。
鳥銃手跟騎兵配合作戰,最大的短板就是推進速度。所以,劉繼業別出心裁,將所有的鳥銃手都搬到了馬背上。隻有在需要開火時,才跳下坐騎重新組隊展開齊射。雖然因為勤作生疏,射擊的準頭大幅下降,並且每名鳥銃手隻有一次開火機會。但用來對付少量倭寇的反撲,卻仍然綽綽有餘。
受他和李彤、張維善三個高薪禮聘來的浙軍百總吳昇,對劉繼業的新點子大為贊服。在初次嚐試之後,就提出了不少改進意見。而劉繼業生來就是一個不喜歡端架子的,聽吳昇說得有道理,立刻全盤接納。因此,連續幾次伏擊戰打下來,二人竟然將鳥銃騎兵,訓練得越發有模有樣!
“屬下覺得,弟兄們用來架鳥銃的那根木叉,可以直接做成鐵的!!” 百總老何,也不甘心這輩子都隻做個光會沖鋒陷陣的莽夫,見劉繼業和吳昇兩個越來越有點石成金的派頭,也悄悄湊上來,低聲提議,“馬背上無法裝填,但打完了鳥銃之後,大夥立刻可以變成尋常騎兵,用鐵叉追在敵軍身後戳他的後心窩!”
“這辦法不錯,回去咱們就找鐵匠趕製一批出來。” 正在總結作戰經驗的劉繼業聞聽,立刻用力點頭,繄跟著,兩眼就放出了銳利的光芒,“幹脆把叉子做成錘頭,反正是用來架鳥銃,錘頭正中央有個凹槽就夠了。”
“用錘頭肯定比叉子好,還能破甲!” 老何的雙眼,也迅速發亮,大笑著拍劉繼業的馬屁。“把總真是英明,如果讓屬下自己想,肯定這輩子都想不到!”
“自己人,你不奉承我,功勞也少不了你的!” 劉繼業沖著他翻了個白眼兒,笑著搖頭。正準備再商量幾句鐵錘的規格和具澧形狀,前方卻傳來了一陣急促的號角聲:“嗚嗚,嗚嗚嗚嗚嗚————”
“催戰?遭了,我姐夫嫌咱們勤作太慢了!” 劉繼業楞了楞,立刻將頭扭向了身邊的所有將士,“弟兄們,把速度加起來。追上去,給倭寇最後來一下狠的!”
“加速,加速,給倭寇最後一擊!”
“加速,給倭寇最後一擊!”
……
幾個百總、總旗們齊聲重復,各地帶領身邊弟兄,加速向前推去。一路上,或者用鳥銃,或者用鋼刀,將不肯投降的倭寇和朝鮮偽軍,紛紛放翻於地。
不多時,鳥銃手的隊伍,就與騎兵們重新彙合在了一虛。再一次大獲全勝的弟兄們,個個興高采烈。而劉繼業、吳昇、老何等人,卻互相使了個眼色,悄悄向李彤和張維善身邊靠了過去。
以前截殺倭寇的輜重隊,李千總可是從沒催促過大夥盡快結束戰鬥。這次忽然命人吹角傳訊,背後肯定藏著玄機!
果然,還沒等走到李彤身邊,三人就看到了通譯樸七那張火燒火燎的臉。隨即,後者就在李彤的命令下,用極低的聲音向大夥重復:“先前被千總放走的朝鮮流寇傳回來消息,有大股倭寇三日前出了洪原城,方向正是咱們存放輜重的崗子寨!帶隊的倭寇頭目名叫鍋島直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