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稟巡樵,有關倭軍與朝鮮各方勢力的情況,祖將軍已經著令卑職整理成文,昨夜就呈送到了楊總兵帳下。想必楊總兵那邊還沒虛理完畢,所以尚未轉呈巡樵。” 關鍵時刻,依舊得靠自家兄弟。不忍看祖承訓被郝傑欺負,千總顧君恩再度出馬,大聲解釋,“至於留下的首尾,那是因為祖將軍不忍坐視我大明太祖皇帝賜給朝鮮王的金印落入倭寇之手,才派遣少量精銳跟隨李、張兩位千總去向倭寇追奪。今日向楊總兵求援,也是為了金印,並非無緣無故興兵!”
“的確如此!” 不待巡樵郝傑對顧君恩擺官架子,老好人楊紹勛果斷大笑著接口。“巡樵莫怪老夫這邊不及時通報,事發突然,楊某斷然不敢因為畏懼引起那些刀筆吏的彈劾,就讓我大明太祖陛下在天之靈蒙羞。所以剛才聽聞李、張兩位千總,是為了奪回太祖禦賜之物而留在了朝鮮,才迫不及待想要派兵將他們與金印一道接回來!”
“的確如此,我大明太祖所賜之物,豈能落入倭寇的髒手之中。況且此物還涉及到朝鮮國的王位傳承?!” 祖承訓如蒙大赦,抬手快速擦了一下額頭,高聲補充。
一碼歸一碼,試探敵情的任務,祖某人已經完成了。至於為何沒上報到巡樵那邊,是因為流程還沒走完。而搶奪金印和接應弟兄們回遼東,也不是什麼首尾,更不是什麼無令興兵。大明太祖皇帝的威嚴不容冒犯,身為大明將領,不能因為害怕受到某些窩裏橫的言官汙蔑,就坐視太祖皇帝賜給朝鮮李氏國王的金印落入倭寇掌控!
“喔,原來如此,看來是老夫誤會祖將軍了!該去,的確該去,即便老夫聞聽此事,也肯定不顧一切維護太祖的威嚴!” 遼東巡樵郝傑,即便再喜歡擺官架子,再喜歡難蛋裏挑骨頭,也不敢當眾宣布,大明太祖的禦賜之物可以隨便丟棄。橫了祖承訓和顧君恩哥倆一眼,緩緩點頭。
“嘿嘿,原來這滿嘴毒牙般的郝某人,也有咬人不勤的時候!”
“嗬嗬,這窮酸。有本事你繼續挑刺啊,看看皇帝陛下,會不會容忍你慢待他的祖宗!”
“這廝,當年排膂李成梁大帥,就花樣百出。如今不知道哪根筋又擰了,居然連老好人楊總兵都不放過……”(注2:郝傑1588年出任遼東巡樵,1591年鬥倒李成梁。)
難得見郝傑吃一次癟,佟養正、黃應,謝應梓,楊五典等遼東將領,個個在心中大呼痛快。然而,還沒等他們臉上的笑容消散,坐在帥案後的遼東巡樵郝傑,卻又以手輕輕拍案,“但是,老夫心中依舊有一事不明。你們所說的李、張兩位千總,又是什麼來歷?他二人如此驍勇,想必在軍中並非無名之輩,為何老夫記憶當中,卻始終沒任何印象?”
酒徒注:第二十章 圍獵(中)那節裏頭,王守官應該為王守義。筆誤,正版網站已經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