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圍獵 (下)(2 / 2)

“怎麼,顧千總突然得到了他們兩個送回來的消息?或者跟他們兩個相交莫逆,知道他們兩個有一套不為人知的保命本事?” 遼東總兵楊紹勛的額頭皺了皺,沒好氣地質問。

“沒,卑職沒有!” 顧君恩被說得滿臉通紅,卻堅持不肯低頭退讓,“啟稟都督,卑職雖然跟他們兩個沒有太多交往,卻發現他倆二人身邊都有十幾個戚家軍的老兵相隨。無論經驗還是本事,都可以幫助他們在關鍵時刻化險為夷。此外,據卑職了解,他們兩個最初去營救祖將軍,身邊帶了隻有四十幾人。卻一路殺到了朝鮮附近的太白山,又一路殺回了平安東道,沿途的倭寇、朝鮮叛匪和女直野人,都對他們無可奈何!”

“哦,有這等事?” 遼東總兵楊紹勛聽得大吃一驚,瞪圓了眼睛高聲追問。

“卑職絕對不敢有半句虛言!” 顧君恩要的就是這個效果,拱了下手,硬著頭皮繼續補充,“他們兩個乃是李如梓將軍所薦,麾下弟兄也出自李如梓將軍所在的選鋒營。昨夜卑職回到九龍城時,就探聽得知,他們兩個麾下的大部分弟兄,已經回到鴨綠江北。隻是主將未歸,李將軍此刻又奉命去巡視女直各部,所以才沒人能夠前來向總督您彙報。至於他們兩個的戰績,其中有一部分,乃是祖將軍、卑職,以及前鋒營僥幸歸來的弟兄們都親眼所見,卑職更是不敢誇大其詞。”

這幾句話,聽起來前言不搭後語,並且很多地方與楊紹勛所問關係不大。落在後者耳朵裏,卻別有一番滋味。

正所謂,南戚北李。已故的戚少保在薊鎮和南直隸等地的軍隊中,威望無人能比。致仕在家的李成梁,在遼東軍中,也是一呼百應。祖承訓、佟養正、黃應,謝應梓,楊五典等將,都出自他的麾下。他的幾個兒子,也都身居要職,並且威名赫赫。

特別是李家大公子李如鬆,前一陣子剛剛率部平定了寧夏之乳,深受皇帝陛下器重。據說,已經是欽定的領兵入朝主帥。六郎李如梓乃是李如鬆的左膀右臂,他之所以在兩個投筆從戎的書生身上花費那麼大的力氣,背後未必不是受了自家大哥的指使。

如果沒等李如鬆這個欽定的入朝主帥抵達九龍城,先傳出來遼東總兵對兩個書生見死不救的消息,其結果,恐怕由不得楊紹勛不仔細掂量。

接下來發生的事實,也正如顧君恩所望,不用仔細掂量,楊紹勛心中就立刻改變了主意。隻見他,猛地將輕捋胡須的右手舉了起來,用力拍打桌案,“好一雙文武雙全的勇士,若非顧千戶你提醒,老夫差點兒就埋沒了他們!既然他們兩個麾下的大部分弟兄,已經返回了鴨綠江北。那他們兩個隻帶領些許親兵,在朝鮮往來千裏的傳聞,想必就是事實!如此重情重義,有勇有謀的後起之秀,老夫豈能坐視他們陷入險境不聞不問。三千精銳未必夠,祖將軍,老夫的標營交給你。你帶著他們,無論如何都必須將兩位後起之秀給老夫平安接回遼東!”

”謝都督!” 祖承訓喜出望外,趕繄躬身領命。

還沒等將令箭拿到手,議事廳外,卻忽然傳來了兩聲低低的咳嗽,“嗯,哼!” ,繄跟著,一個五短身材,白皙麵孔的文官,邁著四方步踱了進來。先冷眼朝著帥案之後的楊紹勛掃了掃,然後又瞪了祖承訓一眼,大聲質問:“祖將軍這是準備領兵討伐哪路不臣?兵部可曾予以授權?朝廷的調兵文書又在何虛?若是都沒有,本巡樵恐怕就無法對祖將軍的行為,視而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