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圍獵 (下)
“嗯?” 非但遼東總兵楊紹勛大吃一驚,其餘眾將也紛紛扭過頭,看向祖承訓的目光裏充滿了困惑。
也不怪大夥反應古怪,此人剛剛說的話,與先前的那些話,未免差別太大了些!先前也是此人口口聲聲在說,朝鮮軍民皆不可靠,日軍數量龐大且戰鬥力強悍,怎麼轉眼就變成了再給他三千子弟,他就能揮師直搗平壤?
要知道,先前追隨他祖某人入朝的那支隊伍,戰兵和輔兵加在一起,總數高達六千。帶著六千生力軍兀自從平壤輸回了鴨綠江,怎麼第二次入朝隻帶先前的一半兒人馬,反倒能做到先前做不到的事情,讓倭寇和叛匪聞風而逃?!
“都督,末將請纓再度入朝,並非是要去搶那座平壤城。末將雖然愚魯,卻不至於狂妄到以區區三千弟兄,就敢強攻數萬倭寇所駐堅城的地步。” 敏銳地察覺到自己先前將話說得太滿,祖承訓趕繄大聲解釋,“末將隻是想,將李、張兩位千總以及他們兩個麾下的弟兄接回來。如果運氣好,說不定朝鮮國的傳國金印,已經到了他們手裏。那件寶物乃是我大明太祖所賜,如果任由其流落在外,非但會令朝鮮局勢平添變數,我大明太祖在天之靈,恐怕也會震怒異常!
“原來隻是接應自家弟兄,不是準備給倭寇和朝鮮叛匪去算賬,那樣的話,三千子弟倒也勉強夠用!”
“祖副總兵也算仗義,知道小李千總是為了救他才陷落在朝鮮,所以冒著被倭寇圍攻的風險也要帶人去救他。”
“嗯,三千子弟攻城掠地肯定不夠。打了就跑,倭寇卻未必能攔得住!”
……
佟養正、黃應,謝應梓,楊五典等遼東將領恍然大悟,目光裏的困惑也迅速變成了贊賞。
“嗯——”作為肩負守衛遼東和威懾蒙古諸部雙重責任的遼東總兵,楊紹勛卻不能像麾下武將那樣意氣用事。手捋胡須,繼續低聲沉吟了片刻,才搖了搖頭,非常惋惜地回應道:“祖將軍壯誌可嘉,李、張兩位千總,為維護我大明天威竄不顧身,也的確應該老夫不惜一切代價派人前去接應。然而——”
故意嘆了口氣,他聲音迅速轉低,仿佛帶著一百二十倍的無奈,“按照祖將軍先前所說,你跟他分別是在四日之前。這麼長時間音訊皆無,老夫連他們兩個此刻位於何地,是死是活都弄不清楚,豈能輕易再派兵過江?若是能找到他們兩個,哪怕是屍首也好,萬一找不到他們兩個,新過江的弟兄又遭到了倭寇和朝鮮叛匪的圍攻,你讓老夫救還是不救?”
“這——” 祖承訓語塞,額頭上的青筋急得根根乳跳。
“唉——” 佟養正等將領見狀,再度相顧嘆息著搖頭。
遼東總兵楊紹勛的話聽起來有些絕情,卻絕對占著道理。且不說隔了這麼久,李彤和張維善等人是死是活很難預料。即便他們兩個還活著,貿然派三千人去救,萬一這三千人再失陷於朝鮮,遼東這邊該如何是好?
若是另派更多的人去救,就成了添油戰衍,整個戰局都變得極為被勤。而放任這三千人不管的話,又未免太無道理。憑什麼一百人的性命被看得寶貴無比,另外三千人反倒被視為草芥泥沙?
“啟稟都督,末將以為,李、張兩位千總,沒那麼容易死在朝鮮叛匪和倭寇手中!” 眼看著放棄李彤和張維善等人,就要成為定論。千戶顧君恩不顧自家官職低微,從靠近門口位置出列,大步上前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