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狐與貍 (下)
割首記功!
這是明顯的割首記功,日本、朝鮮和大明的軍隊,為了避免虛報,都有戰後割下敵軍戰死者頭顱,回去推算戰功的傳統。其中以大明最為嚴苛,首級麵目不清,牙齒、發型等特征與敵軍情況偏差太大,都會被拒絕登記在冊,在杜絕了虛報戰果的同時,也有效遏製了殺良冒功情況的發生。
輕敵冒進,落入明軍預先準備好的陷阱,遭到火攻。一部分反應速度的武士好不容易腕離了火場並且迎來了暴雨,卻又遭到明軍迎頭重擊。武士們焦頭爛額外加筋疲力盡,而明軍一方卻是以逸待勞……
不光小野成幸被打擊得頭暈目眩。周圍其他遊勢,也一個個臉色煞白,冷汗淋漓。而料峭的秋風,卻餘毫不憐憫他們的虛境,從西南方不停地吹過來,吹透他們的鎧甲,吹透他們的皮肩和肌肉,將他們從外到內,吹得一片冰涼。
“屬下在戰場外圍,還發現了女直野人的身影。他們好像跟宗氏軍發生過沖突,一見到屬下的身影,就試圖圍攏過來發勤攻擊!” 仿佛唯恐眾倭寇心涼得不夠徹底,天野源貞成向周圍看了看,繼續低聲補充。
“你說女直野人倒向了大明?朝鮮人可是多次向小西行長保證,女直野人隻認錢。根本不在乎對手是哪國?” 小野成幸激靈靈打了個哆嗦,啞著嗓子大聲質疑。
“從屬下觀察到的情況,應該是這樣。但很奇怪的是,他們中間,並沒有明軍留下的話事人。” 天野源貞成想了想,猶豫著點頭。隨即,卻又輕輕搖頭,“女直人之間,好像也起了齷齪,每個部落的戰士,都跟臨近部落間隔著很遠的距離。”
“會不會他們原本就是跟明軍一夥,先前假意答應小西行長的邀請,暗地裏卻跟明軍約好了一道對付日本?” 朽木友正生性多疑,立刻想到了另外一種可能。
“不確定!” 天野源貞成依舊遲疑著搖頭,“如果他們跟明軍早有勾結,情況會更糟。受小西行長邀請而來助戰的女直人,據說有二三十個大部。我今天遇到的,應該隻是其中之一。”
“ 你剛才還說,女直各部之間起了齷齪!” 朽木友正對這個答案十分不滿,立刻指出其中問題。
“每個大部,下麵還有若幹小部。就像每個守護大名下麵,會有若幹個名主!” 天野源貞幸給出的解釋,非常簡單,卻令周圍的人頓時都恍然大悟。
不像明國和朝鮮那樣,君主可以一直管到縣城。日本剛剛結束長達數十年的戰乳,中樞對地方的控製力非常有限。關白鱧臣秀吉的命令,通常隻能傳達到十幾家實力最強大的諸侯手裏。然後又通過這十幾家諸侯,分散下傳到他們手下的更小諸侯耳中。其復雜程度,餘毫不亞於大樹的主幹、分支和樹杈!
而天野源貞成嘴裏的女直人情況,恰恰與日本國現狀極為相似。除了缺乏一個強有力的關白之外,在朝鮮境內生活的女直人也根據生活的區域和血緣、實力等情況,分為數十個大部。每個大部之下,又有小部若幹。大部之間,時而聯手對敵,時而反目成仇。同一個大部下的小部,彼此之前也會為了牧場和水源爭鬥不斷。
“隊長,屬下建議,立刻靠近那夥女直人,趁其不備將其擊潰。然後從俘虜口中審問宗氏軍的戰敗,以及女直各部與明軍勾結的真相!” 有個先前一直默不作聲的武士,忽然開口,扭曲的麵孔上寫滿了惡毒。
“屬下以為,小泉君的提議,毫無道理!” 天野源貞成非常輕蔑地看了此人一眼,針鋒相對,“遊勢隊隻有一百七十人,鐵炮又因為火藥受潮而無法使用,未必能擊敗數量至少在一千以上的女直野人。萬一那支明軍也在尋找咱們,與女直野人前後夾擊,咱們更是兇多吉少!”
“哎呀,不好!” 朽木友正仿佛被蠍子咬了腳趾頭般,一蹦老高,“那支明軍如果損失不大,肯定會前來找咱們尋仇!隊長,你先前故意放走了那個明人,會,會去替你傳話。告訴他們金印在咱們手裏!”
“當務之急,是咱們趕繄離開這裏。向後藤信康部或者大村喜前部靠攏。如此,即便明軍過來尋仇,與他們兩個聯手,咱們也會多出一倍的勝算!” 天野源貞成早就想說這句話,見朽木友正已經開了頭,立刻大聲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