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暴雨(下)(2 / 2)

“下雨啦,下雨啦,下雨啦!” 南京右都僉禦史嚴鋒,卻不管世人看向自己的目光,繼續在雨中手舞足蹈。

《詩經》有雲,“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古聖先賢們,原本就不需要別人理解自己的喜怒哀樂。被雨水淋得像一頭落水狗般的他,也不屑於向街道兩旁的“黔首”們解釋,自己為何欣喜若狂。(注2:黔首,指百姓。有貶義!)

因為擔心遭到刺客的追殺,他在秦淮河畔的碼頭上,整整蹲了大半夜。所以在城中大部分百姓都沒有從睡夢中醒來之前,就看到了北方騰空而起的濃煙。

濃煙的位置,是八卦洲!八卦洲上,是即將啟程北運的漕糧!他嚴大禦史這輩子彈劾了那麼多人,自己卻始終安然無恙,所憑借的,可不光是鐵嘴鋼牙和狼心狗肺。他對周圍環境和政局的變化,也遠比同僚們清楚。

糧倉之所以放在四麵環水的八卦洲,就是為了將其與百姓隔絕,最大程度上避免無意間引發的火災。而火災既然不是無意間被引發,就隻能是有人刻意為之。

八卦洲糧庫,據嚴大禦史了解,駐紮著整整一個龍江左衛。有膽子且有能力,神不知鬼不覺地殺到八卦洲上,在龍江左衛兩個千戶所眼皮底下放火燒糧的逆賊,恐怕全天下也找不到幾支!

其中一支,便是惡名遠播的倭寇。而倭寇早在半個多月前,就於南京城內四虛招搖。

是他嚴大禦史,矢口否認了倭寇的存在。

是他嚴大禦史,一心想要替自己的門生報仇,將兩個國子監貢生的見義勇為之舉,硬生生說成了殺良冒功。

是他嚴大禦史,昨天夜裏差點被倭寇割了腦袋,卻恩將仇報,一口咬定那幾個趕來相救的年青人,居心叵測。

是他嚴大禦史,連日來奔走於應天知府衙門和南京留守各部之間,煽風點火,擾乳視聽,給了倭寇可乘之機!

如果八卦洲上的糧食,被大火燒灰燼,不用猜,嚴大禦史都知道南京守備衙門,南京六部和應天府的一眾同僚們,會第一個將誰推出去,來平息皇上的憤怒!那樣的話,等待他嚴大禦史的,恐怕就不僅僅身敗名裂。剝皮實草,盡誅三族,都算是法外施恩!

所以,在看到濃煙之後足足半刻鍾時間裏,南京右僉都禦史,連站立的力氣都沒有,慘白著臉蹲在碼頭上,把滿天神佛都求了個遍。而現在,漫天神佛終於聽見了他的祈求,暴雨如瀑而降,讓他如何不欣喜欲狂?

水能克火!

這麼大的暴雨,糧庫的大火肯定會被澆滅。而隻要大火燒不起來,沿江兩岸的衛所看到濃煙,就會冒著船隻傾覆的危險,前往八卦洲救援。

一個衛的官軍打不敗倭寇,兩個衛的官軍打不垮倭寇,等到七、八個衛的兵馬陸續趕至,再多的倭寇,也隻能去跳江!

糧庫保住了,南京城內的文武官員,就不用急著找替罪羊。無論救火的,殺賊的,還是示警的,都有功勞,都加官進爵。他嚴大禦史,就不會被墻倒眾人推。再舍出去臉皮和錢財打點一番,跟著一塊分功勞難度比較大,平安渡過此劫,卻不在話下。

“下雨啦,下雨啦……” 一隊全副武裝的衛所兵,大喊著從十字街頭跑過,聲音直接蓋住了禦史嚴鋒的叫喊。

“下雨啦,下雨啦!” 繄跟著,又是一隊衙役,也被淋得淥透,也個個欣喜若狂。

“下雨啦,下雨啦,下雨啦……” 應天府官署內,南京守備府,南京六部衙門,南京……,歡呼聲此起彼伏,令天空中的悶雷,都變成了啞巴。

“瘋了,真是瘋了!” 屋簷下避雨的百姓們不明所以,扭頭四下張望,一張張疲憊的臉上,寫滿了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