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節(1 / 3)

個名字的人。

這也是在得到自己之後,母親停止製造孩子的其中一個原因。

隻是樊醒不知道,原來「原型」藏在這裡。

他們有一模一樣的身高,手腳長度一致。骷髏東扭西扭,展示自己的骨骼:「我腰好細,對不對?」它跟餘洲說話,「我允許你摸一摸。」

樊醒可以容許自己跟餘洲開這種玩笑,但不容許別人在他麵前騷擾餘洲。他擋在餘洲麵前,上下一掃:「你是樊醒,那你應該知道,誰把你帶到這裡來的。」

骷髏撓撓不存在的頭皮:「我知道,是安流。」

「縫隙」究竟何時形成自己的意誌,無人知道,就連意誌自己也說不清楚。時間對它來說是一個不存在的概念,它沒有可以釐清時間流逝的工具。

但它能感受到空間的逼仄和狹小。「縫隙」之中沒有光線,混沌般的意誌也沒有形態,它隻知道,這裡狹窄、空虛,它需要張望更多的世界,它渴望如此。

某一日,「縫隙」被鑿開了。

「縫隙」看到了裂縫,裂縫之外是火紅的熱度。它徘徊在裂口附近,發現裂口是一種奇特的通道。不同時空之間的壁壘被打破了,熔漿與氣體正從別的地方流入「縫隙」,水往低處流一樣。這些與意誌平時接觸到的不一樣,它還不會說話,無法表達,但它知道,有什麼正在改變,像墨跡在清白的水裡擴散。

總會有什麼東西來到這裡的吧?意誌在裂縫下徘徊,它開始製造通往不同地方的通道。它等待著。

時間不知過去了多久,落入「縫隙」的有機器殘骸,有刻滿文字的石頭。之後更多的裂縫出現了,意誌從這些不停落入自己身周的東西裡,察覺了某種真相:它渴望的「更多的世界」,就在這長長的、黑暗的甬道之外。世界並非隻有一個。無數時間與空間,在「縫隙」之外奔流。和那流動的一切相比,「縫隙」固結、靜止,意誌從裂縫窺視,但能看到的,卻不能理解。

再後來,第一個歷險者出現了。

他落入「縫隙」,在空氣稀薄的地方感到窒息。意誌第一次看到活物,他可以擺動手腳,可以說話,意誌傾聽他的聲音,並迅速變化出一個模擬人類發聲的器官,重復這個人的名字:樊醒。

在空無一物的「縫隙」裡,樊醒開始研究意誌和周圍的物品。

他是在回家上樓的途中落入「陷空」的,身上還挎著一個包,包裡裝滿了工作的雜物。他告訴「縫隙」的意誌,有一個國家鑿穿了壁壘,各個國家開始著手研究「縫隙」。他就職的調查局正準備成立一個「深孔」調查組,他是組織者之一。

他教意誌說話,告訴它何謂「國家」,何謂「機構」。他去過許多地方,他形容出大海、山川、天空、飛鳥,他告訴意誌,人類能做許多看似不可能的事情。

人類能穿過裂縫嗎?意誌問。

你想穿過裂縫?你想成為人類?樊醒反問。

意誌沉默了。它竭力變化,想跟樊醒擁有一樣的外形,但它做不到。樊醒告訴它,自己在人類的世界裡是當之無愧的英俊人物,隻是有些許自戀,讓他的戀愛和工作總是不順利。

什麼是自戀?意誌又問。

因為覺得自己特別美,特別優秀,所以感到驕傲。樊醒答。

美,優秀,對人類很重要?

很重要。

為什麼?

美和優秀,會產生價值,無論在視覺上還是實際意義上。

意誌聽不懂,它用自己能理解的話語問:我美嗎?

那時候的意誌擁有了自己的形態。它像被孩子隨手捏成的橡皮泥人,四條胳膊,有腦袋,腦袋上是唯一的碩大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