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古先生的話仿佛帶著一種魔力,點燃了每一個學生心底的火焰,杜若飛站在人群中,胸中有難以言說的情愫在翻湧。
所有人都激動不已,隻有杜若寧不為所動,她靜靜地站在人群裏,將審視的目光投向效古先生。
效古先生為什麼要組織這場聚會,為什麼要讓大家寫詩作賦,為什麼要說這樣一番話?
他究竟意欲何為?
杜若寧懷著滿腔的疑問,回家之後把此事說給父親母親聽。
雲氏聽得一頭霧水,又是野炊又是菜地賦的,效古先生這是在幹什麼?
話說飛兒有這麼好的人緣嗎,居然讓南山書院的師生如此隆重地為他踐行,還為他做了那麼多詩和賦,這可真是古往今來也不曾聽說過的奇聞。
這下,她的飛兒是不是要出名了?
“確實要出名了。”杜若寧道,“效古先生說那四十九篇菜地賦,辭藻優美,文采斐然,靈氣十足,不僅體現了南山書院學子們深厚的同窗情誼,還向世人展現了他們高遠的誌向和廣闊的胸襟,每一篇都是足以傳世的名篇佳作。”
“這麼高的評價,效古先生不是哄你們開心的吧?”雲氏驚訝道。
“當然不是。”杜關山沉著臉接過她的話,“這麼高的評價,你兒子可要名垂青史了。”
“不會吧?”雲氏不解,“這些詩呀賦的又不是飛兒寫的,跟他有什麼關係?”
“不是他寫的,但卻是為他寫的。”杜關山道,“古往今來都沒有的殊榮加在他身上,隻要這些詩賦流傳下去,他的名字便永遠不會被人忘記,這下他就是想低調都不行了。”
這話倒是真的,杜若寧想起前朝有個大詩人,偶爾路過一個村子,被村裏叫劉大的樵夫盛情款待,臨別作了一首《贈劉大》的詩做為答謝。
至此後,那個叫劉大的樵夫便憑著這首詩飛黃騰達,成了一方的霸主,後來甚至還造了朝廷的反。
時至今日,那首詩還在世上流傳,劉大的名字也世世代代被人念誦。
“天呐,照你這麼說,飛兒他豈不是……”雲氏領悟到其中含義,頓時坐不住了,“效古先生為什麼要把飛兒推出來受萬眾矚目,他這樣做到底是何居心?”
“誰知道那個死老頭子打的什麼鬼主意,我看他就是不想讓我安生。”杜關山恨恨道,“明天我就去找他,問問他是不是活夠了。”
結果,沒等到杜關山去找效古先生算賬,效古先生就在第二天的早朝上被人彈劾了。
彈劾他的是趙秉文和新上任的左都禦史馮佑,說他的南山書院管理混亂,規矩鬆懈,男女學生隔牆喊話,不成體統,說他作為掌院不但縱容學生之間的放浪行為,還帶頭把男女學生聚在一起飲酒作樂,影響極其惡劣,不配為人師表,愧對皇上,愧對聖賢,愧對天地,請皇上務必將他嚴懲,以正視聽,以儆效尤。
嘉和帝昨天晚上就已經聽說了此事,不過他的關注點並不在男女學生飲酒作樂上,而是杜關山那個好武厭學,以打架滋事為樂的大兒子,怎麼突然間有了這麼好的人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