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棲月告了幾年的狀,還是頭一次有人這麼理解她,這麼懂她,若不是先前那兩巴掌還記憶猶新,她恨不得抱住杜若寧大哭一場。
一個因眼裏揉不得沙子而被所有同窗孤立的人,在即將結束學習生涯時突然遇到了知音,真是讓她心酸又欣慰。
“好吧,我原諒你了。”她激動地說道,接過那幾個食盒緊緊抱在懷裏。
杜若寧比她還激動,把她緊緊抱在懷裏。
兩人就此冰釋前嫌。
晚上散學後,劉棲月將秘釀鴨和什錦果子帶回家,家裏人聽聞杜若寧主動向她道歉,都驚訝不已。
劉致遠第一反應就是杜家父女指不定又使什麼壞,他家的東西,打死都不能吃。
劉棲月還沉浸在人生難得一知己的喜悅裏,勸說父親不要把事情想得太複雜。
劉夫人也說,小孩子之間的矛盾,確實不必太放在心上,既然杜家小姐主動示好,就不要再計較了。
她當初打了平陽縣主,不也是送了秘釀鴨去賠禮嗎,人家皇後娘娘的親戚都不計較,咱們太過計較豈不讓人笑話。
“母親說得對,父親你就不要計較了,快來嚐嚐這秘釀鴨。”劉棲月親自給他夾了幾塊鴨肉,又招呼母親和兄弟姐妹們一起品嚐。
秘釀鴨確實美味,全家人把兩份都吃了還有點意猶未盡,又把什錦果子也吃得一幹二淨。
劉致遠素來不喜甜食,雖然沒吃果子,到底是吃了人家的鴨肉,嘴上也不好再說什麼,第二天在朝堂見了杜關山,臉色也沒那麼難看了。
這件事過後,京城下起了連陰雨,天氣一天比一天冷。
天一冷人就容易生病,連陰了幾天之後,醫館和藥鋪的生意格外興隆。
京中有個仁安堂,坐堂的裴郎中年近六十,尤其擅長各種疑難雜症,許多別人根本看不出病因的病症,在他手裏三五天就能痊愈,人送外號“鬼見愁”。
意思是說此人醫術高明,捉魂的鬼差總是白跑腿,所以見到他就發愁。
然而,就這麼一個神醫,近日卻差點被人砸了招牌。
這個砸招牌的人,便是左都禦史劉致遠。
劉致遠起初像是受了風寒,頭昏腦漲,手腳酸軟,但他並沒有放在心上,隻是讓大夫開了治風寒的藥。
喝了兩天藥,非但沒好轉,反倒病得起不了床,不得不告假在家請醫調養。
嘉和帝對他的病情很重視,特意派了太醫去為他診治,誰成想連太醫開的方子對他都不起作用。
這下家裏人全慌了神,開始四處為他尋名醫找偏方,這其中自然少不了要請裴郎中。
裴郎中去了劉府,對劉致遠一番望聞問切,又看了其他大夫開的藥,眉頭皺得像鐵疙瘩。
“老夫行醫多年,從未見過這種症狀,明明瞧著是風寒,按著風寒的方子下藥又治不好,當真古怪得很。”
劉夫人嚇得不輕,家裏上上下下全靠老爺撐著,幾個兒子才剛剛成人,根基未穩,他若真有個三長兩短,這個家就完了。
於是苦苦哀求裴郎中,求他無論如何一定要救救自家老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