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黃寺的佛(2)(2 / 2)

他非常慈祥地看著我,笑眯眯地說:“我以前沒有見過你吧?第一次來嗎?”

“不是第一次來,不過以前是沒有見過您。”我趕緊回答。

佛爺笑了:“哦,我很喜歡年輕人,他們更有朝氣和希望,讓我想起自己年輕的時候。我年輕的時候讀書很用功,但是那個時候,碰到了一些事,佛教的書籍就很危險了。現在好了,國家很開明,允許我們學習經典了。但是我年紀太大了,很慚愧,還沒有來得及學習,就已經老了……哈哈……”

“我漢語講不好,”他開心地笑著,接著問我,“不是標準普通話,你聽得懂嗎?”

我微笑地注視著佛爺的眼睛,真誠地回答:“聽得懂,佛爺的漢語講得好極了。”

“是嗎?謝謝你。”佛爺很謙遜地笑著,“說實在的,真正說起來還是有不少困難的,嗬嗬……”

我們被那個年輕的小喇嘛安排坐下後,徐空蘭就開始與佛爺聊一些家常。

真奇怪,地位崇高、學問淵深的一位活佛,竟然有耐心陪一個普通人大話家常?

我心不在焉地敷衍著,開始打量整間屋子的擺設。

佛爺的法床是一座雕刻著精細圖案的大木床,有些像我們古時候的那種柳樹床的式樣。隻是法床的靠背雕刻了許多莖蔓盤附的寶相花和傳說中的“噴焰如意寶”,而床箱上更多地雕刻了栩栩如生的雄獅、大像、鼇魚、鵬鳥等等護法動物。

佛爺的背後和兩邊,還擺放了“流雲行龍紋”黃色緞子麵的靠背和迎手,很像故宮裏的擺設,不但富貴而且**。

房間不大,但是一個雕刻精美、色彩豔麗的佛龕,卻占據了整整一麵牆。

在私人的房間裏設立這種佛龕,而且這麼大,可能隻有在活佛們的房間裏才能看得到吧。佛龕分為兩大圈。裏麵一圈,比較薄,被劃分為十二個小格子,每一個小格子裏都擺放一尊佛像。外麵的一圈比較厚,被劃分為八個大格子,格子裏放滿了藏文經典。

那些經典,是一種一尺來長的活頁版式,都用黃色絲綢整齊地包裹著,向外的這個頭,還夾上了紅、綠、藍三種金絲彩緞,由小到大疊加縫製而成目錄頭,可以方便查閱名目。

佛龕前,擺放了“七珍”、“八寶”等供養物,和蜂蜜、酥油等五精華,香、螺等八供養,還有一溜七盞小金碗裏,用藏紅花和薄荷冰沏成的甘露水。

最前麵有一座銀子打成的鏤空圖案的臥爐,嫋嫋的香煙從裏麵緩緩地升騰出來。

一盞高腳鏨花銀燈,鑲嵌了珊瑚和鬆石的小珠子,裏麵是處於半融化狀態的乳黃色的酥油,在靜謐的火苗的輝映下,亮晶晶地燃燒著,散發著陣陣乳香。最兩邊,是“居士”(在家學佛的信士)們送來供佛的新鮮切花,嬌豔欲滴,生氣盎然。

可能是送花人太多吧,供桌上麵擺放不下,隻好放在供桌前的地上,排了一圈。

佛龕裏的佛像和我們在漢族地區見到的佛像有很大區別,他們都穿了很名貴的尼泊爾手工金絲緞精製成的衣服,有的戴了像電視裏十一世**大師坐床時戴的那種高高尖尖的黃色僧帽,有的則是幾片花瓣一樣的鑲嵌了很多珠玉的五佛天冠。

那些佛像,皮膚一律是磨砂的紫金色,手指纖長柔軟,麵孔美麗神聖,首飾晶瑩剔透,他們慈悲和善良的樣子,總像在鼓勵我去親近他們,或者是向他們訴說我心中的痛苦。

看著,看著,一種快樂祥和的東西不由得從我心底油然升起,如煙如霧如嵐地彌漫氤氳。

另外一麵牆上,是一個書架,放滿了各種書籍,有藏文的,也有漢文的。

再往邊上,是一個嵌在牆裏麵的壁櫥,我想是放衣物的吧。這麵牆上,也就是我們座位的背後,是三幅很大的佛像繪畫。這種繪畫色彩特別豔麗,有的地方用了顆粒粗細不同的閃光雲母顏料,有的地方還用了純金箔。

佛像繪畫用的不是通常的裝裱辦法,而是鑲嵌著一層層縫製的五彩金絲緞子,卷軸兩邊的頭,是銀子打成的,聽說還鍍上了黃金。佛像繪畫前麵有一層明黃色半透明的薄絹,作為簾子。這簾子被折疊成很漂亮的花樣,固定在整幅畫的最頂端。

有兩條鮮紅的絲絛,從簾子折成的花後麵直接垂下來,一直貫穿了整幅畫麵。

整幅畫花團錦簇,異常漂亮,其瑰麗色彩所迸發著的神秘的宗教意義,讓我不敢逼視須臾。記得王子淵告訴過我,這種畫像被稱為“唐卡”。

佛爺背後的窗子很大,都是古香古色的雕花隔扇窗子,玻璃擦得明亮純淨。

窗外鬆樹的枝葉,鬱鬱青青。我想夏天的時候那可以緩和刺眼灼熱的陽光直接照射到屋內,冬天的時候,雪鬆會給房間裏憑添一道靜謐**的風景。

這一切讓我的思想驀然間得到了安靜和沉澱……

我正在走神的時候,徐空蘭起身了,佛爺也起身了。

我也趕忙起身,跟著佛爺和徐空蘭,朝著佛龕裏的佛像磕了三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