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三章:苦逼的駱搖(1 / 3)

“陛下,給張良有調兵的權力真的好嗎?”駱搖是一臉的糾結。

事實上是,駱搖不希望文歸文和武歸武的界定在自己擔任太尉的時候被打破。要是他在任的時候文官開始變得可以調動軍隊,日後武將集團必然是會將責任推到他身上。

文官集團一直都想要插手軍方,所謂的插手是得到軍隊的許可調動權,但是長久以來隻要是稍微露出一個苗頭,不是軍方強力的反對或是反擊,就是皇帝壓了下去。

培養張良,對於這點駱搖沒有什麼意見,誰成為下一任執政隻要不影響到軍方的利益就行了。問題是,以前一直壓製文官向軍方伸手的皇帝現在是個怎麼回事,怎麼打破界限讓文官可以調動軍隊了?

凡事都是有了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要是文官可以調動軍隊變得習以為常,以文官那種見縫插針的習性,隻要是有一點點縫隙就能挖出一個大洞來,到時候就等著文官不斷不斷地試探,然後武將集團與文官集團的矛盾越來越大吧!

自然,駱搖沒有想那麼遠,他就是純粹不希望在自己任上出現什麼問題。

太尉是什麼?是武將第一人,既然是武將第一人就應該在對皇帝效忠和對國家盡責的同時,做到保證好軍方的利益。軍方的利益是建立在除開皇帝有控製權之外任何人不得染指的前提之下,最為基礎的東西莫過於不是誰想伸手就能伸手,駱搖說什麼也該爭取一下,或者試探一下皇帝是不是要進行改製什麼的。

呂哲大體清楚駱搖的意思,他看一眼不遠處的蕭何。

蕭何是在和人聊天,但是很明顯就是隨意搭著話,他估計是支起耳朵在聽皇帝和太尉能談出一些什麼。

作為第一任的執政,也是從建國之後一直擔任執政的蕭何,他不止一次想要對軍方施加影響,但是無論怎麼努力都隻能是在後勤保障上能有點影響力。

文官不管軍,但是執政府製約軍隊後勤,那是建立在執政府、太尉署、將軍,三個體係中權力分配的一種平衡,掌握杠杆的人是皇帝,這樣的構造既是製約也是一種穩定的架構。

呂哲有想讓文官擁有調兵權嗎?毫無疑問目前並沒有這樣的心思。

所謂術業有專攻,文武各自幹好自己領域上的事情就好了,互相伸手造成文武之間的摩擦,小矛盾總是會積累成大矛盾,隨後就是來自於文武修無止境的傾軋,等到文武之間勢成水火,或者是武將徹底壓倒文官,又或是文官徹底壓倒了武將,國家估計也就離崩潰不遠了。

武將徹底壓倒文官在華夏曆史上並不是沒有出現過,如李唐帝國的後期,李唐崩潰之後的五代十國各種紛亂。

五代十國就是一場沒有一個天下共主的混戰,比之春秋時期天下還有一個共主時更亂也更殘酷,其過程就是一個武人幹掉另一個武人,隻懂破壞不懂建設,整個天下都被打爛了。

因為有五代十國那種軍閥之間的亂戰,趙匡胤是及時地終止了戰亂才沒有讓五胡亂華的局麵再現,那時候契丹在草原崛起呼嘯南下被擋在了黃河邊上,趙宋以澶淵之盟花錢讓契丹止步。

花錢買平安軟弱嗎?那要看是什麼曆史背景,也要看趙宋與契丹的國力對比。當時契丹是從峻稷山西北部開始崛起,一路上掃平了草原上的幾乎所有部族,可以說正是士氣正盛的時候。要不是契丹自己玩脫了,占據了遼東以及黃河以北的時候吸收了太多的華夏的文人,搞出了胡漢共治,一直保持野蠻的契丹飲馬黃河,渡河南下還不知道會怎麼樣。

契丹的胡漢共治當然是為了更好的吸收占領地的漢人,一開始也是因為草原上出現了反撲力量,在遼東以及中原以北的區域無法投入更多的力量。契丹人使用漢臣治漢,漢人文臣就避免不了給契丹人帶入新的思想,這也為以後契丹的滅亡埋下了禍根,畢竟野蠻人一旦不野蠻了也就離玩完不遠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