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七章:善始善終(2 / 3)

蕭何沉默了,評價功勳是太尉署、將軍府、執政府一同核實,出了名單之後再上報呂哲,最終的名單需要呂哲點頭,既定程序操作下帝國會出現多少貴族其實並不是多大的秘密,隻是最終結果沒有出來之前,大家都隻能靠猜。

能夠算得上是呂哲絕對嫡係的軍方將領,二十個國防軍的軍團中,就任中郎將軍團長的嫡係至少有十三個,呂哲需要加強文官的地位來形成更進一步的文武平衡,那麼必要是要拿出利益去進行安撫。這樣一來就意味著這批人在未來的“蛋糕”分配中必然要被軍方嫡係搶去很大的一部分,並且他們搶的時候別人還不能反對,反對就有可能打亂呂哲的一係列計劃,更會惹得一幫既有實權又有與皇族親近身份的一幫“鬥犬”凶猛地攻擊。

“公爵會是司馬欣,侯爵應該是季布、共尉、徐誌、駱搖,北上參戰的幾位中郎將中也會成按照實際軍功評為伯爵……”蕭何實際上無法反對,開疆拓土不是功勞那還有什麼可以被認定是功勞,他隻能為自己所在的文官集團說些公道話:“為了支撐軍隊作戰,其實很多同僚也非常忙碌,缺少了他們在後方的各種努力是不行的。”

呂哲當然認可蕭何的說法,軍隊能夠東征西討確實是建立在後方的生產,沒有後方向前線運去物資,戰爭也進行不下去。

奮鬥在後方進行生產的地方官和各任官員,他們的功績當然不能抹滅和無視,可是有一種情況非常現實,人們看到和注重的一般都是快速能夠看到的成果,那麼多人之中能出現閃光點的也就是少數那麼幾人。

軍方可以用不斷的勝利突顯自己的重要性和功勞,奮鬥在生產線的地方官,乃至於是忙碌在運輸線的文職官員,某些方麵來說真的是吃虧不少,那就是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願意站在前台而不樂意站在背後默默支持的原因。

“已經將那些因素考慮進去,軍方的功勳評價是按照數據,能稍微高抬一些卻是不容否認實際功績。”呂哲就是實話實說:“後方默默付出的人,該得到什麼樣的犒勞想要抬高卻是不易。”

天大的實情,蕭何對此隻能歎息承認。

實際上除了軍方起碼十三頭強壯無比的“鬥犬”,民政體係上麵也不缺乏所謂的心腹嫡係,像是蕭何就是文官集團中皇族的嫡係。若非蕭何以皇族嫡係自居,呂哲也認可蕭何是嫡係身份,蕭何絕無可能在執政官的職位一待就是七年,以後蕭何也會繼續當他的執政官,直至老邁或是犯錯,執政官的寶座才輪得到其他人去坐一坐。

蕭何按照功績評定成為一個公爵是沒跑的事情,他比較受的安慰的是,軍方隻有司馬欣會成為公爵,那麼武官和文官也就各有一名公爵、從某些方麵來講,文武體係的頂層貴族地位上並沒有優劣勢,隻是一些中層貴族和底層貴族上武官全麵占優。

嫡係就該有嫡係的自覺,呂哲需要什麼的時候,嫡係非但不能攪局還要盡可能的配合,也隻有這樣身為嫡係的利益才能得到最大的保障。若是身為嫡係沒有嫡係該有的樣子,那意味脫離嫡係身份就不遠了。

當然,執政官不輪換一部分是與皇族親近有關,更多是因為蕭何具有的才能和表現出來的能力。另外,其實也是呂哲對民政體係的看法有關,相對起軍方長期有一個人就任一方坐大的時候叛亂會產生難以承受的危害,民政體係哪怕是有誰坐大危害也不會大到無法承受,軍方掌握著暴力機器一亂就是遍地烽煙,文官為禍時隻要幾名甲士就能解決。

說到底,信任武官與文官的風險成本根本就不一樣。

武官熟悉軍方的各項製度,掌握著一定程度的軍隊訓練方式,懂得怎麼去行軍作戰,他們要是再有一幫追隨的“犬牙”,叛亂之後短時間內就能組建出一支大軍出來,破壞性和毀滅性難以估算。

文官卻是沒有相關的軍事知識,哪怕是他們叛亂也無法組織起一支體係合理的軍隊,短時間內為禍的範圍會被限製在一定區域。等待統治者反應過來,調遣正規軍去鎮壓或撲滅由文官組織的叛軍,與之正規軍去鎮壓或撲滅由武官組織的叛軍,不管是勝敗幾率上還是成本上都不會是一樣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