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地段是無法通行的吧?”李由滿臉的迷惑:“像是三川郡的梁縣那邊河段太淺……”
李良解釋道:“確實,有些地段無法通行,更多的區域更是河流並不相接,本來最好的做法是人力開鑿運河,但是我王認為並不可取。我們采取的方式是進行短途的陸路運輸,於規劃好的位置安排後備船隻等待調度。”
還有一項是李良沒有說的,內陸開鑿運河要看是在什麼區域,某些區域開鑿運河隻能是用於軍事用途,極為可能是利用一小段時間之後就失去重要性,那麼付出龐大的人力物力又投入巨資進行開鑿完全沒有必要,也隻有一些不但具有重要軍事用途和經濟價值的區域才會考慮開鑿,像是正在計劃中的靈渠就是其一。
“在北方也善於利用水路運輸嗎?”蒙恬似乎是抓住了什麼重點:“李侍郎,那麼貴方有將黃河納入可利用水係嗎?”
唔?李良是太尉署的侍郎,軍中的軍職是偏將,蒙恬那麼稱呼是帶著深意,也就是此時此刻問得是屬於太尉署的侍郎,詢問漢國軍方的一些部署。
將黃河水係納入可利用範圍一直是漢國正在研究的事情,目前的黃河出海口是在巨鹿郡與濟北郡的邊界處,所處海域是屬於渤海區域,漢國那一邊正在探索從南方向渤海海域的航線,可是之前的精力絕大部分是被牽扯到尋找可登陸天然港口,目前關於黃河的勘探並沒有什麼成果。
秦一統之戰中蒙恬有參與對燕國和齊國的戰事,對於黃河其實並不完全陌生,他又問出比較關鍵的一點:“黃河絕大部分區域到了冬季會結冰,貴方認為黃河這種時節限製性的水係能納入戰略部署關鍵嗎?”
那可不是李良所能回答的問題了,所幸的是洛水的遠方已經出現船隊,一大片密密麻麻的船帆和眾多小舟的出現讓現場出現了“嗡嗡嗡”的議論聲。
秦國沒有足夠的能力維持秦北征軍的後勤,那麼糧秣和部分的軍事器械的壓力也就被漢國那邊接了過去。
這一次調度給蒙恬麾下大軍的物資數量並不少,各類的糧食數量足有十五萬石,各種兵器也有將近五萬,數量最多的為箭矢和弩箭,數量最少的是不到一千鐵質兵器。
蒙恬軍團在洛水邊上獲得的補給並不是第一批,實際上關於上郡和太原郡、上黨郡等幾個郡內的水係利用已經納入漢國的研究,目前洛水因為秦國的妥協已經處於實際利用階段,關於橫跨數十個郡的內陸黃河也會逐漸利用起來,那麼從南方向北的運輸壓力必定會隨著對水係的利用而消失,重新恢複運力極大的後勤線。
“蒙將軍,除開為貴軍補給的物資之外,有一部分物資是沃野方麵軍的軍械……”李良話還沒有說完就被內史騰給打斷了。
內史騰是在說龐大的物資會讓秦軍的行軍速度降慢,另外秦軍也沒有足夠的車輛來裝載那些物資。
李良倒是奇怪了啊,怎麼說這裏也能算是秦國的境內,缺少車輛和牧畜難道不會進行征調嗎?
“侍郎有所不知,”李由稍微解釋了一下,說起了匈奴南下入侵的破壞力,又述說民間的難處:“所以……”
李良一時間還真不知道應該說些什麼,是沉默了一小會才開口說道:“那麼……貴軍可以先行開拔,那些物資就留在原地等待後續部隊進行運送吧。”
內史騰驚訝道:“沒有後續部隊了,這裏的十五萬大軍就是全部的兵力。”
“不不不,”李良擺著手:“不是說貴軍的後續部隊,是我王從太原方向調動的兩個軍團,”頓了一下,看到內史騰臉色大變,加快了語速:“貴國大王知道這件事情。”
內史騰似乎有些不相信,雖說是雙方消除敵意,但是在合並細節的商談上沒有結果之前,漢軍不應該是能全副武裝又成軍團,從趙地直插進秦境北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