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六章:人事已非(1 / 3)

秦國方麵擔憂漢軍進入秦境會發生不可預料之後果,難道漢軍就放心十五萬秦軍逼近沃野方向嗎?

內史騰抗拒漢軍進入秦境的做法讓李良心裏在進行猜度,旁邊的蒙恬適當地插話並轉移話題才沒有讓尷尬的局麵當時就發生,不過猜忌的情緒一旦出現,就會像已經發芽的種子那般不斷生長。

“漢國那邊並不是完全放心我們,”蒙恬沒有用責怪的語氣,隻是在闡述一件事實:“你那麼做更是加重了李侍郎對我方的猜忌,於大局不利。”

內史騰苦笑道:“瞬間的心裏反應,一時間沒有忍住。”

李由愣愣地問:“王上既然同意,怎麼沒有發來文書通知?”

或許扶蘇是有書寫文書,可能是帶著王命的人還在前來的路上?隻是漢國那邊的人是從水路,比陸路的速度快?

“連續一個多月行軍,想必將士們肯定是累了,”蒙恬目光掃視著四周,他所處的位置是高處,能夠將很多地方盡收眼底:“今日停在原地進行休整。”

內史騰立刻應“嘿!”表示同意,等待他應完了一直表現得慢半拍的李由也才回應。

洛水岸邊的五裏外立起了有間隔段的營地,從高處往下看根本就是一個多“品”字形累加的營盤。每個間隔段都有木樁圍欄設立障礙,隻有在特殊的位置才會存在缺口。

秦於統一天下之前與遊牧民族進行了長達差不多五百餘年的戰爭,從根本上來說並不缺乏與胡人作戰的經驗,多“品”字營盤模式的營盤是防止有許多的優勢,首先是防止出現馬踏聯營的局麵,間隔帶對於防禦火攻也相當有效,若是陷入營盤防禦戰更是能夠層層進行阻擊。

漢國方麵的船隊抵達,但是顯然沒有找到大船可以靠岸的地方,大船也就一直停在深水區域,隻有一些小舟才劃到岸邊。

李良到了岸邊問清楚情況也就向秦軍的一些將領進行交涉,說是需要建立簡易的渡口方便卸貨。

負責與李良交涉的是秦北征軍的“第一戰將”蘇角。

蘇角這個所謂的第一戰將可不是指秦軍中武力最強的人,是秦軍中的一個軍職。第一戰將在秦軍中的意思是,第一戰將序列的部隊都是精銳,是某個秦軍野戰集團的最鋒銳的尖刀。

北方人對於水係的利用可不像南方人那麼熟悉,蘇角見過渡口,可是該怎麼建設一個渡口卻是壓根就不懂。

“算了算了,請將軍在岸邊空出一塊區域,方便我方人員進行登陸,”也幸虧是李良這個懂得秦腔的人臨時充當聯絡官,不然光是一些扯皮就夠人頭疼:“由我們來自行建造渡口。”

對於這點蘇角倒是沒什麼抗拒,甚至好心問道:“需要我們砍伐來木材嗎?”

李良當然是回答“需要”,隨後也就大聲向停在水麵上的本方人員呼喊什麼。

渡口的建設其實還是要看河灘地段,越是簡易的渡口對於地段的要求也就越低,若光是要一次性地裝卸貨物其實可以隨便點,但是後麵還會有大批量的漢軍需要渡河,那麼建牢固點總是沒錯,並且不是單單建立一個渡口,需要的是起碼十個。

蘇角有與漢軍對陣的經曆,他發現僅僅是四年漢軍的分工又變得更為仔細,甚至出現了一種完全擔任工程的兵種。

“啊?工程兵嗎?”李良倒是沒有隱瞞,也沒有隱瞞的必要:“那是建軍之初就有的兵種,後麵才進行完善,加強了各個方麵的技藝教授和培訓,是很有用的一個兵種。”

蘇角當然看出那個叫工程兵的兵種很有用,要是有這麼一支專業的團隊,不但安營紮寨十分迅速,且一軍之先鋒挺近的路上因為有專業的工程兵搭橋鋪路,行進速度該變得多快?

其實也就是秦軍真的不是那麼了解水運,不然哪怕是蒙恬沒有下令今天停駐休整,除非是留下一部分卸貨其餘大軍先走,否則光是建造渡口都要花上一段時間,另外在卸貨上用的時間也不會短。

“他們是將一切都算計好了吧?”內史騰一得知需要用時二天左右立刻就那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