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聯軍三路來襲,劉銳率軍輕易擊敗其中一路的前鋒,隨後李匡也收到另外兩個地方的戰報,皆是以非常輕微的代價擊潰來犯敵軍的前鋒。
“西域人這麼不經打?”
“他們是以國家或部落聯合起來,成份太過複雜,就算願意聽從龜茲人的指揮,每個國家和部落的編製、號令都不一樣。”
說的也是,西域是多個國家和部落組成聯軍,再來就是馬賊團投奔,就算是龜茲人要搞統一的編製和號令,那些國家和部落也不會願意。再來是勢力一多,心思肯定也就多,能夠集中在一塊已經算是難得,還想怎麼樣?
“有沒有示敵以弱的可能性?”
“不排除這個可能性,但是……”
“唔……,西域還真沒可能出現強軍。”
“縱觀西域數百上千年的曆史,僅出烏孫一國。”
曾經烏孫的強,是強在能夠拉出四五萬騎兵,並不是說文明高度有多高,或是軍隊有多強。
西域雖然比中原大,可是國家的數量也太多了一些,再來是這邊充滿了戈壁和沙漠,與中原的環境也不一樣。
在長遠的曆史中,西域大一些的國家能武裝兩萬人就算是大國,能夠拉出五萬人以上軍隊的就是超級大國,像烏孫能夠拉出四五萬騎兵就算是西域的超級大國,可是西域所謂的超級大國在麵對外部強國的時候,其實無法改變什麼。
“占領西域的麻煩不在於戰事,是在於怎麼治理。”
“所幸的是我們不用在乎要怎麼治理,先期僅是抱著止損的想法。”
還是那一句話,中原都是一片糜爛態勢,漢人根本就不在乎將西域打爛掉。
目前的漢國從上到下僅是抱著搶劫的想法進軍西域,打不打得下來基本無所謂,搶更多的物資和人口才是目的。
李匡本來是要分出三路應戰來犯之敵,連作戰計劃都已經有了方案,後麵卻是不得不放棄。
原因是李匡已經接到來自後方的通知,謝艾已經率軍出陽關,不出意外將會在半個月內抵達。
“中郎將帶著一個常備軍而來,敵軍又主動出擊,大有可為。”
“說的是。西域人沒有探查到我們的援軍過來,可以借這個機會誘而殲之。”
他們非但放棄了出擊應戰的方案,還在六天之內連退了一百多裏,製造出的是一種倉促撤離的假象,營地一些設施丟棄掉,還刻意丟下了一些帳篷、糧草和少部分的軍械。
李匡這一支漢軍撤退,西域聯軍的三路分別從不同方向合擊漢軍的方案自然也就破產。
西域聯軍是在漢軍原本的營地會合,六七萬人直接進駐漢軍丟棄的營地。他們當夜遭遇襲擊,身穿漢軍戰袍的騎兵襲擊,營地的地下也冒出早先躲藏的漢軍,大肆放火之下很快火勢蔓延。
也就是西域人傻,他們進營之後隻要留心觀察,必然是會發現堆積的幹草太多,布置的方位也很有講究。可是他們進營後隻光去爭搶軍械、帳篷和糧草,為了漢軍留下的物資爭吵乃至於是發生火拚,誰也沒有注意到營地的幹草也著實是太多了一些。
一場大火到底燒死燒傷了多少西域人,估計連西域人自己都沒法搞清楚,營地燃燒的時候外圍能跑的全跑了,再則是西域聯軍的構成太雜太亂。死傷的數量無法計算,損失的物資也沒得計算,活著的人隻剩下心有餘悸。
“提拔那個叫劉伯的人為屯長吧。”
“是該有個榜樣。”
劉伯就是赤哲魯嘛!他在那一場襲營中表現很突出,先作為向導帶著漢軍隱蔽,襲營之後又帶著大部分部隊安全撤離,本身斬獲了十三個敵軍首級,其中的一顆好像是個什麼“鬼吹”,確確實實是在剛投奔之後就立下功勞。
“鬼吹”就是個直接的音譯,就是西域一個部落的首領,那個部落首領手底下有千多人,那就是一顆與千夫長等價的腦袋。
李匡當然沒可能委任劉伯做正規軍的屯長,連帶半官方半民間的武裝也沒可能,隻能是安置在從西域人挑選的隊伍裏當個屯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