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看了一些關於抗戰的書籍,感覺自己對於戰爭有了一個更深的理解。
對於鬆山戰役,我簡單談談自己的理解。
就像我前文所講,滇緬公路對於民國政府非常重要,這不僅僅是一條運輸線,更是一條生命線。
因為在那之前,日軍憑借強大的海軍,將中國的沿海地區全部占領。
滇緬公路這條唯一能通向外界的公路,是美國的武器裝備彈藥,藥品糧食物資,運進來的唯一途徑。
戰爭不僅使得日本破產,民國政府比日本破產的都快。
別看拍的電視劇裏麵,果黨一個個人模狗樣的,吃個飯能擺一大桌子,該跳舞跳舞該喝酒喝酒,屁事兒沒有。
同誌們,你們要認清一個現實,那他媽全是當官的,底層的老百姓連稀飯都吃不上了,難民乞丐一天比一天多。
在當時,日本人的極速攻勢雖然比不上德國人的閃電戰,但也是非常厲害的。
七七事變,到12月13號南京淪陷,充其量就5個月多一點,民國政府連國都丟了。
日本人沿著鐵路線,公路線,瘋狂進攻。頭一年,華北、華中、華南這些經濟發達地區就相繼淪陷,中國損失了絕大部分工業,以及半數以上的農業。
以前還能自給自足的一些輕工業品,沒了。以前還能勉強填飽百姓肚子的糧食,也沒了。
舉個例子,第九戰區,守長沙的薛長官,身為戰區長官,自然首先要為軍隊著想。
剛上任時,為籌軍糧,采取限製市場米價政策,提出“平價”即壓低價格收購軍糧。
這又不是蘇維埃,民國是講究市場經濟的。糧食少了,吃的人沒少,價格不就得貴嘛!便宜了怎麼能行?
這一政策出來,逼得米商轉入地下,也就是所謂的黑市倒賣。
薛一聽大怒,派人找來幾個大號米商責斥一通,限令交足一定數量。
那些人哪那麼容易聽話,結果是低價米交不足,黑市米價日貴一日。
上任半年,湘人中尖刻者便送薛…綽號“薛平貴”,叫得家喻戶曉。
再說一個真實數據,抗戰八年,大後方法幣數量增加了400倍,物價翻了1800倍
我記得以前的曆史課本上看過這麼一段描述。
抗日戰爭前的1936年,100元法幣可買一頭牛。1939年可買一口豬,而到了1945年隻夠買二個雞蛋,往後更加嚴重,到1948年隻能買兩粒大米,要想買一袋大米,還要拉一車法幣兌換。
法幣貶值的程度,跟現在的津巴布韋幣一樣,拿來擦屁股都嫌硬。
還還有一件搞笑的事。
在1942年,日本南洋占領軍又截獲了20億元中國銀行小額法幣半成品。
日本人一想,來個貨幣戰爭,印造一大堆法幣,弄到國統區去買東西,既能掠奪物資又能擾亂經濟,損敵又利己。
然而沒等日本人的計策發揮效果,果黨自己就開始瘋狂的通貨膨脹。
日本成噸成噸運來的偽鈔,在通貨膨脹的法幣麵前,顯得九牛一毛,不值一文,更沒有達到擾亂經濟的目的。
日本人也被法幣貶值的程度給嚇壞了。負責這個項目的山本憲藏百思不得其解,哀歎:“中國實在是一個令人望而生畏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