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7章 經濟報告(2 / 3)

完全可以效仿船隻修理服務,在當地的軍事基地內設立若幹國企部直屬企業的修理廠,用以提供售後修理服務。

至於當地的商人想要直接搞工廠,那是不可能的了。

同時也是適當的放寬部分工業產品的出口,尤其是設計到民生的工業產品,能不限製就不限製。

畢竟人家說的也沒錯,我們也是大乾人啊,總不能因為我移民到了北美洲就把我當土著啊,真要這麼搞,那麼反叛之心就更大了。

除了普通民眾之外,當地上流階層的利益就是比較難調和了,人家想要的一直很簡單,很純粹,就是希望能夠在當地建立工廠,就近利用當地的資源生產各種產品獲得利潤。

但是這一點,是帝國方麵很難接受的。

在海外軍事基地內有限的開設提供修理服務的各類修理廠,這已經是帝國高層做答應的極限了。

對此,帝國高層準備的還是分化政策,畢竟這些人的利益述求說白了還是為了錢,隻要能夠賺錢他們也不會管是不是建立工廠的。

為此,內閣方麵討論之後,認為可以采取各種措施,進一步降低海運的運費,擴大本土從各海外領地的進口總額,尤其是進一步擴大各類經濟作物、特色資源、農產品,比如說糧食、咖啡、木材、鳥糞、手工產品等商品的進口額度。

當地的上流社會要想賺錢嗎,也不是非得要建立工廠,你完全可以當個大型農場主或者是貿易商人之類的嘛。

可以做的生意多了去,幹嘛非得和製造業過不去!

不過即便如此,還是有人就會不滿意的,尤其是各地的藩王們!

如今各地的藩王們,估計做夢都想著自己的領地能夠本土化!

對此,帝國的部分高層官員已經有人開始說什麼,各地藩王都是天子血脈,常年流落海外實在是讓人於心不忍,建議把各地藩王召回京師。

領地還是給,領地俸祿也繼續拿著,甚至王府衛隊也繼續配屬,但是呢,藩王本來必須得回到京師來住。

這說法如果是十幾年前,估計一大票藩王會高興的眼淚都累出來。

終於不用在海外蠻荒之地熬下去了,終於能夠回到本土了。

但是現在!

各地藩王估計是不願意,也不敢回的。

隨便翻一番華夏數千年來的漫長曆史,都能找到眾多的削藩的記載。

這些大臣們的說法,擺明了就是削藩嘛!

當然了,最關鍵的是聖天子不同意!

楚行十幾年前就預料到了今天這種狀況,但是他當時依舊這麼做了!

海外分封藩王,這是楚行老早就確定下來的政策。

因為就算沒有藩王,那些海外領地該叛亂的還是會叛亂,這是曆史發展的必然規律,大乾帝國不管怎麼做,都是不可能避免這一情況的發生。

既然叛變是不可避免的,還不如讓當地藩王領頭叛亂呢!

好歹也是皇室成員,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如果以後大乾帝國必然會分裂為幾個甚至十幾個國家,但是這些國家的人都是大乾人,當地的皇帝或者國王什麼都是李氏皇族的成員,對此楚行覺得也不是個壞事!

畢竟再怎麼折騰,肉都是爛在鍋裏了!

然而,這隻是楚行自己的想法!

偌大的大乾帝國,並不是所有人都和他的想法一樣的,甚至可以說,全帝國範圍內,都沒幾個人和他有類似的想法。

太子想要削藩,維持大乾全球帝國的體係,那些藩王們想要的也不是偏偶一方,而是殺回本土爭奪帝位!

大一統的觀念過於深入人心!

而這,才是大乾帝國未來數十年甚至百年以後的真正危機所在!

垂拱五年秋十約,帝國京師內,聖天子召開舉行了一場對後世影響重大的會議,尤其是對於大乾帝國的諸多海外領地而言,影響更是巨大。

在這一次的禦前會議上,參加會議的不僅僅有內閣成員,同時還有軍方將領,除了文武雙方外,還有一個雖然同樣由文武官員組成,但是卻一直都是獨立運轉,同時也是為不少帝國企業所熟悉,並對之不少怨言的進出口委員會的官員。

甚至就連督察院也是派人參與,同時還有大乾帝國的數大海外領地的督辦也是專門從海外趕回來參加會議。

而整個天下,有著無數人關注著這一場會議,甚至大乾朝報都是破天荒的連續數天發行特別刊,用以報道這一場注定是要影響後續數十年甚至數百年全球局勢的會議。

會議的第一天剛結束,大乾朝報當天晚上就是組織報道,並通過大乾帝國的有線電報係統向其他傳遞相關訊息。

大乾朝報在當天晚上完稿的特別刊裏,重點報道的是參加會議的各大重臣,同時向全天下傳遞這一次會議的主旨:聖天子楚行心懷全天下子民特地召開了這一次會議,探討如何更好的提升全天下子民的生活水平,讓所有人都能吃飽飯,穿暖衣,住上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