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果然有動靜!(3 / 3)

從“琅琊”過來的艦隊在規模上非常龐大,以“邗”出口那邊的泊位根本就容不下,導致大江出海口附近的兩岸水域泊滿了各類船隻。

楚國的探子在看到規模那麼龐大的原國水軍艦隊之後,他們直接被嚇傻了,隨後又是一番緊急商議,想方設法將消息送去“郢”都。

隨同艦隊抵達的還有一個軍團的部隊,他們從齊地那邊進行征召,接下來將作為衛戍部隊的存在,並不是要直接參與到對越地的攻勢。

在某一天,程朔來到“朱方”,見了前來的那些“帥”,再出示智瑤給的文書以及虎符。

這一套流程就是確認那些“帥”以及指揮下的部隊歸入幕府建製,接下來程朔不止掌握著他們的前程,連帶也有了生殺予奪的權利。

因為有正規文書以及虎符的存在,自然沒有人對歸入幕府指揮有什麼意見。

他們很快就進入角色,向程朔彙報近期以來的各種狀況,該要補充兵源的馬上開口,缺少軍事物資的也立刻催。

有一些人則是很希望為後輩在幕府班子某個職位,哪怕隻是一名處理文書的小吏,一旦此戰獲勝之後,對小輩多少也算是一份難得的資曆。

說白了,給小輩創造鍍金的機會,有能力有門路的長輩,誰不是那麼幹的呢?

程朔不能全部答應下來,同時也不能全部拒絕,隻能拿出一套考核的規矩,接納一批真有能力的小輩。

初次成為一個幕府主將的程朔忙得焦頭爛額,沒有隨行的幕僚幫襯,僅是隻靠自己根本忙不過來。

一批小輩充實到幕府之後,原本處理瑣事的幕僚得到解放,參與到部署軍務的工作之中。

足足花費了將近半個月,程朔才算是將一係列事情都處理妥善,初步對幕府指揮各區域的各部形成有效指揮的體係。

而在程朔忙碌於搭建幕府體係期間,楚國那邊並不是光在耗費時間,他們在得知有龐大艦隊從海上進入大江之後,第一時間也開始征調船隻。

楚國不是想主動跟原國的水軍交戰,防的是原軍通過大江逆流而上,攻打大江沿途的楚國城邑或村莊還能忍,怕的是直接殺到“郢”都這邊。

盡管“邗”那邊距離“郢”很遠,沿途的大江也不是每一處都能讓大船通行,可是楚國君臣怕極了原國不按常理出牌,怎麼可能不感到緊張?

楚國君臣還想到了一點,比如原國水軍學曾經的吳國水軍利用沿海行船,抵達越地的某個沿岸進行登陸。

在那種擔憂之下,楚王寧調動了其它區域的部隊向越地集結,他們甚至還想到了設立烽火台用來報警。

烽火台?這是早幾百年前就出現的設施,大多在與遊牧族群的方向,察覺到遊牧勢力有南下侵犯的跡象,點燃烽火向後方發出警告。

當時的烽火不是弄出狼煙,純粹是被點燃的熊熊大火,因此就需要將烽火台搭建在高山之上,平時也派人隨時注意烽火有沒有被點燃。

這一次楚國君臣想的是用煙霧發出警報,原因是越地的山區太多,光是烽火會被阻礙,哪怕是烽煙都需要有人在地勢高的山上把守才能看到。

楚國那邊在征調船隻的消息很快就由原國在楚地的探子彙報到幕府處,得知這一件事情的程朔專門找來智英,問道:“艦隊之中,適應大江交鋒戰船多寡?”

尖底船,越大的船隻吃水越深,出海口這邊還能進來,深入大江肯定是辦不到的。

智英沒有過多猶豫,答道:“約有近兩千?多為‘翼’船。”

程朔得到答桉開始遲疑了。

原國那邊真的沒有在內河交戰的經驗,相反楚國水軍從春秋中期就跟吳國水軍在大江進行交鋒,隻有兩千艘大小船隻,再加上壓根沒有經驗,程朔很懷疑打不打的贏。

至於說什麼大海都闖過來,還怕內河之類?聽一聽也就算了,真的不是兩回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