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學會處世原則,做事成功一半 7. 學會送禮的藝術(2 / 3)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無論送禮者自己對於某件事物的喜好程度如何高,評價如何好,都無法保證受禮者真正喜歡。即使是為討好對方歡心而精心選購的禮物,有時也會反而得到相反的效果,而方圓做人的高下之別也就在這裏。因此,禮物本身原本就帶有把自我一部分強迫地推予他人的色彩,從而失去支配對方回禮時的選擇性。

送禮品給有權勢或具有社會地位的人,往往帶有點趨炎附勢的意味,此種心理壓力往往帶給送禮者一些壓迫感。某些送禮者就故意利用此種心理壓力,使受禮者產生“不好意思”的感覺,於是無法忽略送禮者所提的要求。

因此,請記住:推銷自我式的送禮將失去送禮的意義,隻有贈送對方所需要的物品並且要能真正表達自己的誠意,才是真正“送禮的藝術”。

回送對方禮物所送的禮,不妨參考對方所送的禮,然後回送同一係列或同類禮物,將可使對方產生“貼心”的感覺,並收意外之效。

(2)贈送厚禮給部下,易獲得深刻的好印象

一般而言,送禮者經常以社會地位高低為標準,送給上位者高價物品,下位普通物品,已成為一種風氣。例如,送給上司是昂貴的洋酒,給部下卻隻是幾件國產香煙,其間的差距著實不小。

事實上,禮物的輕重與自己在對方的心目中的地位成正比,這是常有的事,因此接受禮品時,便難免要自我衡量一番。

所以,身為上司應設法打破送禮的程式,在送禮給屬下時不妨大方一點,送給對方所需要且期望的禮物,必能獲得意想不到的回報。同時,如果上下級的差距越大,感覺受重視的程度越高,受到的回報也相對提高。

要知道,贈送超出對方想象期望以上的禮品時.不但將使對方覺得受重視,另一方麵也提高了別人對他的評價,而沒有什麼比別人看重自己更會令人高興的事了。這種提升自我意識的感覺比物品金錢的價格更能滿足自我的優越感,同時,對送禮者也必定心存感激,極易產生好感。相反地,若對方為上司,身為下屬者一味地送高價的禮品,卻很難收到這種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若要使上司收到禮品能夠高興,且期望能達到受重視的效果,最好選擇與金錢價值無關的東西——如藝術品,或者是“我們鄉下自己種的香瓜……”“親戚家自己養的雞……”等反而往往能收意外之效。因為,對上司或社會地位高的人而言,送再貴的東西也隻不過是“錦上添花”罷了,並不會產生任何特殊效果。

(3)禮品價值高低,取決於雙方的地位和關係好壞

受到別人的照顧或恩惠時,必定為了表達謝意而送禮。然而,送禮卻給許多人造成不少的困擾。

有位朋友非常喜歡幫助別人,但卻對那些受惠者送來的禮物深感尷尬,因為許多人的家庭並不富裕的人,卻送來非常昂貴的禮品,自己隻是舉手之勞,常覺得受之有愧,他常常歎息地說:“其實可以不用勉強送如此大禮。”

說穿了,那些人隻不過是想“打腫臉充胖子”而已。

並非每個人在受到恩惠時都會想到送份好禮物給對方。比如,一位要好的同事,從相親開始,即給予不斷地協助,從策劃交往約會到婚禮的介紹人都一手包辦,但新郎卻不給他特別厚重的謝禮,通常隻像一般情形表達一下意思。但是,若想請求總經理在婚禮上當介紹人,則較會選購價值昂貴的東西,如果對方在社會上地位顯赫,此種情形更為明顯。

送禮金額高低往往決定於對收禮者的印象。在節慶前夕,許多商場的禮品櫃台前都會聽到許多夫妻低聲商討“是否太失禮了”“不值得送如此昂貴的東西”之類的話。反之,從收禮者的角度來看,若得到的遠比預期的低,便會大感不悅,甚至比根本沒有送禮來得更為氣憤;可能責備對方“不識時務”“沒有禮貌”等,有一種身份地位被貶低的憤怒。

(4)送家人比他本人更喜歡的東西能加強對方對你的好感

當美國電影“ET”上演,在社會上造成轟動時,有位先生去拜訪他的朋友,就買了一隻“ET”的模型送給對方兩個3歲和5歲的孩子,結果小孩子們異常高興,從那時起就稱這位先生為“ET伯伯”,而且每次去都受到他們一家人的歡迎。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