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1(1 / 2)

當讓則上得勢饒人會說順情話

做事情不可得理不饒人。對於危害極大的對手,固然“宜將剩勇追窮寇”,但日常生活中哪有那麼多不可原諒的人和事,得勢時讓一步,更顯出你的度量和胸懷。這時再趁熱打鐵說上幾句賣乖話,絕對讓人從心眼兒裏感激你。一句話便去掉一個對手,增加了一個朋友。

1。辦大事略小節

——成功後對待主要反對者的說話技巧

如果你已經緊握住了主動權,反對者曾經的冒犯已不會造成什麼大的影響,而且盡管有他的反對,你想辦的事也已經辦成了,這時應該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別跟他計較。同時,一句得勢饒人的話更會讓你受用無窮。

春秋時,齊莊公是一個輕佻淫蕩的君主。他手下的大臣崔杼的妻子很漂亮,他就去跟她通奸;還幾次到崔家去,並故意將崔杼的帽子送給別人,以此暗示崔杼的妻子有外遇,從而羞辱崔杼。他身邊的侍從勸說他不要做得太過分,他根本就不聽。

崔杼聽說了這件事,非常憤怒,就指使人把齊莊公亂刀砍死了。在這個過程中,崔杼一直沒有露麵,他努力想使別人覺得此事與他無關,從而減輕弑君的罪名。

齊莊公的大臣晏子在崔杼家的大門外,料到齊莊公已經慘遭毒手,便說:“君主為國家而死,臣子應當跟著他死,君主為國家逃亡,臣子也應該跟著他逃亡。可是假若君主是為私事而死,為私事而逃亡,除非是他的親信,否則誰會跟著他呢?”崔杼家的大門開了,他走進去,頭枕在齊莊公的屍體上大哭了一場,然後走了出來。晏子這麼做,是表明他是國家的大臣,並不是莊公私人的寵信者。”

有人對崔杼說:“一定要殺掉晏子。”崔杼說:“算了吧,他是眾望所歸的人,殺了他不得人心,而放了他可以贏得民心。”

從這件事我們也可以聯想到,社會上或者一個組織裏往往有這樣一種人物,他有聲望,能夠影響輿論,也就是社會學上所說的“意見領袖”。作為領導者,對這種人一定要謹慎,不要輕易打壓,而是要加以利用。

2。讓人一步不為低

——日常生活中得理饒人的說話技巧

我們說有理走遍天下,意思並不是說有了理就不依不饒。在得勢的情況下饒人,矛盾會立刻緩解。所以說,賣乖話是處理人際關係的一劑良藥。

美國有位總統馬辛利,因為用人問題,遭到一些人的強烈反對。在一次國會會議上,有位議員當麵粗野地譏罵他。他極力忍耐,沒有發作。等對方罵完了,他才用溫和的口吻說道:“你現在怒氣應該平和了吧,照理你是沒有權利這樣責問我的,但現在我仍然願意詳細解釋給你聽……”他的這種姿態,使那位議員羞紅了臉,矛盾立即緩和下來。試想,如果馬辛利得理不讓人,利用自己的職位和得理的優勢,咄咄逼人進行反擊的話,那對方絕不會服氣的。由此可見,當雙方處於尖銳對抗狀態時,得理者的忍讓態度,能使對立情緒“降溫”。

下麵介紹一些適時退讓的方法,請諸位切記常常使用:

(1)給台階,“你好我好大家好”

生活中常有一些人特別固執己見,十分容易為些小事情同別人爭論,而且火藥味濃烈。這時候,得理的一方應當有饒人的雅量,他可以一麵解釋一麵折中調和,最好使用不帶刺激性的“各打五十大板”或者“你好我好”的語言形式,以避免衝突的擴大。有一位先生,一次上嶽父家吃飯,進餐時翁婿兩人聊起了一條高速公路的修建問題。那先生強調:公路的進度一再推遲,是有關方麵的一個嚴重錯誤;而嶽父則不同意,認為公路本來就不該興建。兩人你一言我一語,爭論漸趨激烈。後來那位泰山大人把問題扯到“年輕人自私心重,沒有環保意識”上麵,顯然是在批評那先生。那先生怕再爭下去傷和氣,便開始緩和下來,他婉轉地說:“可能我們的看法永遠也不會合轍,可是,那沒有什麼,也許我們都是對的,也許我們都是錯的,這也是不可知的事。”那先生的一席話,不僅給自己搭了台階,也給爭論雙方打了圓場。避免了雙方爭論不休,矛盾擴大,影響感情。試想,如果那先生意氣用事地與嶽父爭論下去,結果會如何呢?很可能惹火老嶽父,被臭罵一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