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童1(2 / 2)

閃避你不知道的事時說:“讓我再認真地想一想,三點以前給你答複好嗎?,,當上司問了你某個與業務有關的問題,而你不知該如何作答時,千萬不可以說“不知道”,可利用本句型暫時解危,不過事後可得做足功課,按時交出你的答複。

2。公開場合別觸犯上司的尊嚴

——給上司留麵子的說話技巧

中國人是最講究麵子的,這種偏好源自五千年的文化,又紮根於倫理型的社會人際關係的網絡之中,根深蒂固,幾乎無人能夠幸免。

好麵子,其實就是要做到一團和氣,要“和為貴”。人人頭上有青天,各自相安無事,自然皆大歡喜。這是中國人處理人際關係、整合全社會的一個獨特方式。從中國人在飯館爭著付錢到婚娶喜宴上的“見麵禮”,無不透露出中國人的“麵子’’哲學。因此,就中國的傳統而言,在公共場合,都是比較注意麵子的,不但給別人麵子,自己也要爭麵子。

這種‘‘麵子’’哲學的另一麵便是,除非迫不得已,絕不首先撕破麵子。即使是對手,心裏已藏滿刻骨仇恨,並且毒計連篇,表麵上卻依然麵帶微笑。而一旦有人敢於直言不諱,不給別人麵子,這在中國人眼裏就是具有相當的敵意了,甚至是發出挑戰的信號。因為在邏輯上我們可以很方便地作出推論,即首先撕破了麵子,那就肯定是出於迫不得已,或者是受人脅迫,或者便是心有怨氣而不得不發。

領導也是中國人,我們都是中國人,即使這種“麵子”哲學是錯的,但在中國這種文化氛圍和社會環境下,我們都會不可避免地套用中國人獨特的思維習慣和模式,得出相似結論。

在領導的眼裏,如果自己的下屬在公開場合使自己下不了台,丟了麵子,那麼這個下屬肯定是對自己抱有敵意或成見,甚至有可能是有組織、有預謀的公開發難。正如一位心理學家所說的那樣:“人們都喜歡喜歡他的人,人們都不喜歡不喜歡他的人。”這樣,在公開場合不給領導留麵子的結果便是,領導要麼給予以牙還牙的還擊,通過行使權威來找回麵子,要麼便懷恨在心,以秋後算賬的方式慢慢報複。

這種結果,自然是下屬在提出批評和意見時所不願看到的,也違背了他的初衷。

領導十分注意自己在公開場合的形象,特別是在其他領導或者眾多下屬在場的時候,這絕不僅僅是因為有個文化的潛意識在作祟,更是在於領導從行使權力的角度出發,維護自己權威的需要。這種需要因受到公開的檢驗而變得更加強烈甚至是不可或缺。

如果下級的意見使領導感到難堪,即使他是出於善意的願望,即使他的確是“對事不對人”,其結果卻必然是一樣的:使領導的威信受到損害,自尊受到傷害。

威信受到損害,便會使權力的行使效力受到損失。它影響到領導在今後決策、執行、監督等各個方麵的決定權和影響力。因為人們不禁要問,他說的是否都對呢?是否會產生應有的效果?……這樣,下級在執行中便多了幾分疑慮,這必然會降低領導權力的有效性。因為服從越多,權力的效果就會越好。行使權力必須要以有效的服從為前提;沒有服從,權力就會空有其名。

自尊受到傷害,是最傷人感情的,因為它觸動了人最為敏感的地帶,挫傷了“人之所以為之”的信條。在公開場合丟麵子,這說明領導正在失去對下級的有效控製,於是,人們不禁對他個人的能力乃至人格都產生了懷疑。因此,無論是誰身處此境,最先的反應肯定是怒火中燒,而不是理智地對意見內容進行合理性分析。那麼,此後的一係列舉動肯定都是很情緒化的。即使他很有麵子、很得體地將這件事掩飾過去,情感上的憤怒依然是存在時,這個陰影將會把你美好的印象浸沒,使你在後來飽嚐麻煩,悔恨不已。

因此,當一領導當眾受到下屬的傷害,丟了麵子,即使當場不便發作,日後也會有所記恨,甚至予以報複。因為如果他不這樣做的話,可能還會有其他人會當庭責難,使他下不了台。“殺一儆百”、“殺雞給猴看”的道理正是緣由此處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