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3(2 / 2)

但趙普自有他的做法,他默默無言地將那些撕碎的紙片一一拾起,回家後再仔細粘好。第四天上朝,話也不說,將粘好的奏折舉過頭頂立在太祖麵前不動。

太祖為其所感動,長歎一聲,隻好準奏。

趙普還有類似的故事。

某位官吏按政綾已該晉職,身為宰相的趙普上奏提出,但因太祖平常就不喜歡這個人,所以對趙普的奏折又不予理睬。

但趙普出於公心,不計皇上的好惡,前番那種韌性的表現又重複起來。太祖拗他不過,不得不勉強同意了。

太祖又問:“若我不同意,這次你會怎樣?”

趙普麵不改色:“有過必罰,有功必賞,這是一條古訓,不能改變的原則,皇帝不該以自己的好惡而無視這個原則。”

也就是說,您雖貴為天子,也不能用個人感情處理刑罰褒賞的問題。這話顯然衝撞了宋太祖,太祖一怒之下拂袖而去。

趙普緊跟在後麵,到後宮皇帝人寢的門外站著,垂首低頭,良久不動,下決心皇帝不出來他就不走了。據說太祖很為感動。

另外,平常說話辦事中還有一種較好的辦法,叫“泡蘑菇”,也屬這個範疇。就是不管對方答應不答應,采取不軟不硬的蘑菇戰術,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即不怕對方不高興,在保證對方不發怒的前提下,讓對方在無可奈何中答應自己的要求。但使用這種方法要適度,就是說想“泡蘑菇”,不僅要能“泡”,還要會‘‘泡”。換言之,“泡”,不是消極地耗時間,也不是硬和人家耍無賴,而是要善於采取積極的行動影響對方、感化對方,促進事態向好的方向轉化。

某市保險公司張科長到一個鄉開展保險業務,因群眾對保險工作性質不

了解、怕吃虧,不願參加,其中村長最為固執。張科長決心攻下這個堡壘,

他天天跑幾十裏去向他們宣傳、動員,村長怕見他,就躲著走。一次聽說村

長到幾十裏外的鄰縣親戚家幫助蓋房,他騎車追了去,車子一放,袖子一挽

就幹活。幹完活還和村長磨。

為了找一個長談的時機,張科長幹脆天不亮就起床,冒雨趕到村裏,在村長家門外一站兩個鍾頭,村長起床開門愣住了,見張科長淋得像落湯雞,便一把將他拉進屋裏說:“張科長,你就別‘泡’了,我們參加還不成嗎?你這種精神頭,就是‘上帝’也得舉手投降!”

村長這個堡壘一攻破,這個村參加保險工作的局麵就打開了。俗話說:“人心都是肉長的。”不管雙方認識距離有多大,隻要你善於用行動證明你的誠意,就會促使對方去思索,進而理解你的苦心,從固執的框子裏跳出來,那時你就將“泡”出希望了。

但需說明的是‘‘厚臉皮”絕不是不要臉,所以不管“泡”也好,還是

“厚”也好,都要有度,度是辦事成功的標尺。

6。東攀西靠好成事兒

——求人辦事攀關係的說話技巧

常言道:是親三分向,是火熱其灰。早認識一天就會比陌生人強得多。更何況大凡彼此認親者都有認親的紐帶,而這種紐帶最起碼的條件便是誌同道合,不然這種親便攀不成。如三國的劉關張,就應數這一類。是共同誌向的紐帶把他們連在一起。然而攀親隻是擴大力量或巴結權貴的一種手段,劉備的稱號為劉皇叔,說開了也隻是拉大旗做虎皮,為自己撐門麵而已。

其實,利用緣情,巧於攀親,達到為自己辦事的目的,並不是當今社會的產物。民國大軍閥曹錕的最初發跡就是靠千方百計攀親爬上去的。

清廷批準袁世凱編練新建陸軍後,曹錕投入袁世凱的帳下。此時袁已成為慈禧太後十分倚重的人物,曹錕隻當了一個小小的管帶。他清楚地知道,要想升遷,非得依靠袁世凱不行,曹錕慶幸自己以前東遊西走的販布生涯,在那個時候,他已學會了一套善於吹拍、見風使舵的本領。可光會拍馬還不行,苦於沒有見袁世凱的機會。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