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2(2 / 2)

(1)考慮對方的年齡特征

見到長者,一定要呼尊稱,特別是當你有求於人的時候,比如:“老爺爺”、“老奶奶”、“大叔”、“大娘”、“老先生”、“老師傅”、“您老”等,不能隨便喊:“喂”、“嗨”、“騎車的”、“放牛的”、“幹活的”等,否則,會使人討厭,甚至發生不愉快的口角。另外,還需注意,看年齡稱呼人,要力求準確,否則會鬧出笑話。比如,看到一位二十多歲的婦女就稱“大嫂”,可實際上人家還沒結婚,這就會使對方不高興,不如稱她“大姐”合適。

(2)考慮對方的職業特征

我們在社會上看到一些青年人,不管遇到什麼人都口稱“師傅”,難免使人反感。可見在稱呼上還必須區分不同的職業。對工人、司機、理發師、廚師等稱“師傅”,當然是合情合理的,而對農民、軍人、醫生、售貨員、教師,統統稱“師傅”就有些不倫不類,讓人聽著不舒服。對不同職業的人,應該有不同的稱呼。比如,對農民,應稱“大爺”、“大娘”、“老鄉”;對醫生應稱“大夫”;對教師應稱“老師”;對國家幹部和公職人員,對解放軍和民警,最好稱“同誌”。在新的曆史條件下,隨著改革和開放的深入發展,人們的社會交往日漸頻繁和複雜,人們相互之間的稱呼也就越來越多樣化,既不能都叫“師傅”,也不能統稱“同誌”。比如,對外企的經理、外商,就不能稱“同誌”,而應稱“先生”、“小姐”、“夫人”等。對剛從海外歸來的港台同胞、外籍華人,若用“同誌”稱呼,有可能使他們感到不習慣,而用“先生”、“太太”、“小姐”稱呼則會使人們感到自然親切。這種稱呼,也逐漸為國內的一般工作人員所接受。

(3)考慮對方的身份

有位大學生一次到老師家裏請教問題,不巧老師不在家,他的愛人開門迎接,當時不知稱呼什麼為好,脫口說了聲“師母”。老師愛人感到很難為情,這位學生也意識到似乎有些不妥,因為她也就比這位學生大十多歲左右。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麼稱呼呢?按身份,老師的愛人,當然應稱呼“師母”,但人家因年齡關係可能不願接受。最好的辦法就是稱呼“老師”,不管她是什麼職業(或者不知道她從事什麼職業)。稱呼別人老師含有尊敬對方和謙遜的意思。

(4)考慮自己與對方之間的親疏關係

在稱呼別人的時候,還要考慮自己與對方之間關係的親疏遠近。比如,和你的兄弟姐妹、同窗好友、同一車間班組的夥伴見麵時,還是直呼其名更顯得親密無間、歡快自然、無拘無束;否則,見麵後一本正經地冠以“同卷’、“班長”、“小姐”之類的稱呼,反倒顯得外道、疏遠了。當然,為了打趣故作“正經”,開個玩笑,也是可以的。

在與多人同時打招呼時,更要注意親疏遠近和主次關係。一般來說以先長後幼、先上後下、先女後男、先疏後親為宜。外交場合,宴請外賓時,這種稱呼的先後有序更為重要。19r72年周恩來總理在歡迎美國總統尼克鬆的招待會上這樣稱呼:“總統先生,尼克鬆夫人,女士們,先生們,同誌們,朋友們!”這種稱謂客氣、周到而又出言有序的外交家風度,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我們學習的典範。

(5)考慮說話的場合

稱呼上級和領導要區別不同的場合。在日常交往中,對領導、對上級最好不稱官銜,以“老張”、“老李”相稱,使人感到平等、親切,也顯得平易近人,沒有官架子,明智的領導會歡迎這樣的稱呼的。但是,如果在正式場合,如開會、與外單位接洽、談工作時,稱領導為“王經理”、“張廠長”、“趙校長”、“孫局長”等,常常是必要的,因為這能體現工作的嚴肅性、領導的權威性和法人資格,是順利開展工作所必需的。

(6)考慮對方的語言習慣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