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3(1 / 2)

複雜問語就是這種利用“沉錨效應”,隱含著某種錯誤假定的問語。對這種問語,無論采取肯定還是否定的答複,結果都得承認問語中的錯誤假定,從而落人問者的圈套。如一個人被告偷竊了別人的東西,但又死不承認偷過。這時審問者便問:“那麼你以後還偷不偷別人的東西?”無論其回答“偷”還是“不偷”,都陷入審問者問語中隱含的“你是偷了別人的東西”這個錯誤假定中。

要想恰當地回答好別人提出的問題,就要多動動腦子,爭取擺脫“二難”問題的困境,掌握談話的主動權,如果不假思索,凡事脫口而出,通常隻會給自己帶來很多難於解決的問題和麻煩。

6。不蠱直言繞個彎

——巧妙回避難題的技巧

生活中還有一類問題,也是我們怎麼回答都不對的,麵對這樣的問題,聰明的人通常會想辦法巧妙地避開。

有這樣一則寓言故事:

百獸之王獅子想吃其他獸類。但得找借口。於是張開大口讓百獸聞自己的口是香還是臭。首先輪到狗熊,它聞後如實地說:“有股肉的腥臭味。”

獅子怒道:“你不尊重我,留你何用。”將它吃掉了。

第二天,輪到猴子來聞。鑒於狗熊的教訓,它乖巧地說:“喲,好一股肉的清香味啊!”

獅子又怒日:“你溜須拍馬,留你何用。”又將它吃掉。

第三天,輪到兔子來聞。它知道,說臭要被吃掉,說香也要被吃掉,於是它湊到獅子嘴邊,故意聞得十分認真,但卻老不開口。

獅子急了,催它快說。

它便說道:“報告大王,我昨晚受了風寒,感冒鼻塞,聞了這麼久,實在聞不出是臭還是香。等我好了,鼻子通了,再來聞吧。”獅子無奈,隻好放了它。

兔子正是巧妙地回避了這個難於答複的問題,才得以保全了自己的性命。

漢高祖劉邦就非常熟悉這種“回避”的技巧。

項羽稱王後,想謀殺劉邦。範增出主意說:“等劉邦上朝,大王就問他:‘寡人封你到南鄭去,你願不願意去?’如果他說願意,你就說他意圖養精蓄銳,有謀反之心,可以綁出去殺掉;如果他說不願意去,你則以其違抗王命殺掉他。”

劉邦上殿後,項羽一拍案桌,高聲問道:“劉邦,寡人封你到南鄭去,你願不願意去?”

劉邦答道:“臣食君祿,命懸於君。臣如陛下坐騎,鞭之則行,收轡則止。臣唯命是聽。”

項羽一聽,無可奈何,隻好說:“劉邦,你要聽我的,南鄭你就不要去了。”

劉邦說:“臣遵旨。”

劉邦的言語避開了項羽問話的前提,故意說對項羽忠心耿耿、“唯命是聽”,從而使項羽找不到借口殺自己,為自己日後卷土重來保留了機會。

為了保全自己的某種利益,你可以設法避開這類難於應付的問題。有時候為了照顧自己的麵子,你也要學會避開別人的提問。

有這樣一個善於閃躲質問的人,他回避問題的本領簡直令了解他的人想大喊一聲“太妙了”。例如,如果有人問他:“你可曾湊過《堂吉訶德》?”他會回答:“最近不曾。”其實他根本沒讀過,然而誰會煞風景去破壞融洽的談話氣氛呢?

另有一次,有人問他可曾讀過但丁《神曲》中的地獄篇,他回答:“英文本沒讀過。”旁人不禁肅然起敬。他這句百分之百的真話會讓人產生三種誤解:他讀過這詩篇;他精通十四世紀的意大利文;他是純粹文學主義者,不屑讀翻譯本。真高明。

另外,當你想指出別人某些缺點的時候,最好也不要直接地說出來,而要避開問題的關鍵改換一種方式來表達。

我國古時候,有一個縣官很喜歡附庸風雅,盡管畫術不佳,但興致很大。他畫的虎不像虎,反而像貓。並且,他還每畫完一幅作品,都要在廳堂內展出示眾,讓眾人評說。大家隻能說好話,不能說不好聽的話,否則,就要遭受懲罰,輕則挨打,重則流放他鄉。

有一天,縣官又完成了一幅“虎”畫,懸掛在廳堂,又召集全體衙役來欣賞。

“各位瞧瞧,本官畫的虎如何?”

眾人低頭不語。縣官見無人附和,就點了一個人說:

“你來說說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