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孕期飲食健康與調理(3)(3 / 3)

由於動物性食物大多含有一定量的牛黃酸,再加上人體自身亦能合成少量的牛黃酸,因此,正常飲食的人不會出現牛黃酸的缺乏。但對於孕婦來說則不然,她的需要量比平時要多,此時,自身合成牛黃酸的能力又有限,因此,從外界增加攝取一定數量的牛黃酸就十分必要了。含牛黃酸的食物較多,如鮮肉、禽蛋、牛奶、小蝦等食品。

為什麼孕期要適量補碘

碘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是合成素的主要原料。甲狀腺素通過影響人體內蛋白質的生物合成來調節機體生理代謝,從而促進機體生長發育。每個人一生中都必須攝取少量碘才能滿足正常生理需要。

目前,碘缺乏病已被認為是一個可預防的嚴重的全球性公共營養衛生問題。普遍認為,懷孕前、孕期及懷孕最初三個月補碘是糾正因缺碘而造成不良後果的有效方法。成人每人每天攝取碘150微克,孕婦和乳母攝取碘200~300微克即可達到預防目的。

補碘的途徑有哪兩種

食補是最好的補充途徑。含碘量最豐富的食品為海產品,如海帶、紫菜、淡菜、海參、幹貝、龍蝦、海魚等。食用時應注意烹調方式,避免碘缺失,而碘鹽的攝入是補碘的又一重要途徑。

邊緣性低碘地區的孕婦應在的指導下服用含碘的維生素片,可預防或糾正相對性碘缺乏。碘缺乏地區或嚴重碘缺乏的孕婦應充分供給含碘物質,如碘化鉀片、甲狀腺數片、碘油口服肌肉注射碘油等進行治療,極大程度上可逆轉胎兒的碘缺乏狀態。但也有報道說,孕婦長期服用大劑量的碘化鉀可引起產後甲狀腺腫,有時還可合並甲狀腺功能低下,故藥物補碘應慎重。一般認為,每人每天碘攝入量不超過1毫克,應是安全的。

素食女性怎樣保證孕期營養

純素食者需特別注意,尤其是在蛋白質需求量很高的孕產時期,如果單以一種不完全的植物性蛋白質作為蛋白質源,必定會缺乏某幾種氨基酸,嚴重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所以,飲食中包含多種不同的植物性蛋白質,可以使氨基酸的組成更趨於完全。例如,穀類與豆類加以調配,像胚芽米配黃豆煮成飯(黃豆糙米飯);豆類與核果類或種子類一起食用,也可以互相彌補各自的不足,像豆幹配腰果與芝麻飯,同樣具有取長補短的效果。

為什麼孕婦拚命補,越補越麻煩

陳太懷孕了。由於是三代單傳,全家人自然不敢怠慢。一會兒是人參雞湯,一會兒又端來桂圓紅棗湯。才喝完,又要服用蜂乳。陳太太因為眼睛比較小,故有小林憶蓮之稱。她聽老人家說多吃桂圓會讓孩子眼睛大,而且翻閱一些書籍中有提到桂圓內含葡萄糖、蔗糖、蛋白質、脂肪、維生素A、B、C和礦物質等,有補益心脾,養血安神之功效,於是每天進食都吃點兒。在兩個半月的時候,陳太出現先兆流產。經檢查,斷定她是因吃桂圓而引發的流產跡象。

由於桂圓中確實含有許多對孕婦及胎兒有益的營養物質,故民間一直流傳桂圓能保胎的說法,還說多吃桂圓會讓孩子眼睛大。但任何補品都因人而異。桂圓是性溫大熱果品,極易活血動胎,陰虛內熱體質或患熱症之後的孕婦若吃桂圓有可能引起腹痛、陰道出血甚至導致先兆流產。故當常感口幹、口苦或大結等症狀不宜食用,一般要在懷孕8個月後方可進食桂圓。

為什麼孕婦增重要適度

過多的飲食會導致孕婦體重大增,營養過剩,對母嬰都是有害無益的。專家指出,孕婦應根據個體情況,合理飲食,體重增加每周不應超過0.5公斤。

孕婦體重增加多少才理想

在懷孕期間,體重慢慢增加是有規律的,孕婦通過自己體重的變化也可以判斷寶寶在自己體內生長發育是否正常。初期每周約增加1公斤,中期後每周增加0.5公斤,整個孕期最理想是增加10至14公斤。隻要體重逐月有規律地增加,就表明胎兒在母體內生長良好,身體健康。因為每個人的體質不一,如你發覺自己過重或過輕,可請教婦產科醫生。

孕婦體重為什麼會超標

孕婦中有8成的體重都超標。“不餓也吃,餓了更吃得多”是造成體重超標的主要原因。有的孕婦甚至在家人精心照料下,常常硬著頭皮吃很多好東西,4個多月下來,體重整整增加了15公斤,結果得了妊娠糖尿病。

孕婦體重超標有什麼危害

孕婦體重過重會引發許多病症,如妊娠期高血壓、妊娠期糖尿病及並發症等,也會增加孕育巨大兒的概率,難以順產,使剖腹產相對增多。

孕婦如何測量自己的體重

標準的算法是以原來的體重(即懷孕前體重)作為基準,先測一下自己孕前的BMI(即身體質量指數,BMI=體重(千克)/身高(米)2

BMI小於19.8,屬於低體重孕婦,可增重12.5~18千克。

若BMI介於19.8到26之間,屬於正常體重孕婦,能增加11.5~16千克。

如果BMI大於26,屬於高體重孕婦,那麼增加的範圍就得少一點,7~11千克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