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孕期飲食健康與調理(1)(2 / 3)

早孕期間應如何調節飲食

1、少吃多餐。為減少嘔吐反應,三餐切勿多食,以免引起胃部不適或惡心嘔吐;加餐,即準備少量、多品種的食品,如蘇打餅幹、鹹味麵包、清淡的點心、奶製品、瓜子等,感覺胃部不適時,立即吃下可緩解。

2、注意調味,促進食欲。孕婦可隨意選用山楂、糖葫蘆、酸梅、杏、柑橘、鹹菜、牛肉幹、陳皮梅、冰淇淋、冰棍、酸奶、涼拌粉皮、涼拌西紅柿、黃瓜等,以增進食欲。多吃蔬菜等還可以起到通便作用。

3、不要“因吐廢食”。不要怕引起早孕反應而拒食。即便是吐了,仍要再吃,隻要有一部分食物留在胃裏,就可供消化、吸收。

4、增加體液,以免脫水。頻繁嘔吐者應選擇稀粥、藕粉、酸梅湯、西瓜汁、山棗汁、椰子汁及多汁的水果,這樣既可增加水分、營養,又能調節口味。

5、避免不良刺激。如油膩、炒菜味及其它刺激。

孕婦每日需要多少熱量

孕婦對熱量的需求比常人要高,一般比非孕期所需熱量高25%,臨產後消耗量大,所需熱量更多。根據中國生理科學會修訂並建議的標準:我國婦女孕期及產後的熱量供應量,每日應比正常時增加1 255千焦(300千卡)。以一位18~40歲成年婦女為例,若她的體重為53千克,如果從事極輕體力勞動,每日所需能量為9200千焦(2200千卡),從事輕體力勞動為10042千焦(2 400千卡),從事重體力勞動為11715千焦(2800千卡)。懷孕後第4~9個月所需的能量應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1255千焦。乳母也一樣,應按此要求安排自己的膳食。熱量的主要來源為穀類食物,孕婦平均每日所需為0.4~0.45千克,但還需按平時每日進食的副食品如魚、肉、油類的多少加以調節。

孕期的飲食標準是多少

懷孕期間均衡飲食是首要原則。相關資料顯示,孕期飲食標準如下:

熱量:懷孕早期是不需要額外增加熱量的,中期及後期每日熱量的攝取則需增加1.26千焦。

蛋白質:懷孕早期,中期及後期蛋白質的攝取宜分別增加2克、6克及12克。

營養素:主要是增加礦物質(如鈣)、維生素(維生素C、維生素B、維生素A)及纖維質的攝取量,到了懷孕後期至分娩,每日得另外增加30~50毫克的鐵質,以彌補懷孕及生產時失血的損失。

孕婦膳食中脂肪供能的百分比應是多少

每個孕婦都特別注意孕期營養,盤算著怎麼吃才有利於胎兒健康發育。中國營養學會推薦,孕婦膳食中脂肪供能的百分比應為20%~30%,其中飽和脂肪酸供能應該小於10%,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供能則分別為10%。還有,多不飽和脂肪酸中歐米伽-6脂肪酸(亞油酸)與歐米伽-3脂肪酸(亞麻酸)的比例為4~6∶1。也就是說,孕婦既要注意膳食脂肪總量的攝入,也要保證脂肪酸的比例適宜。

孕婦每天各種營養元素的攝入是多少

鈣增加奶和奶製品、蝦皮、豆類、綠色蔬菜等的攝入

鐵增加動物肝髒、動物血、瘦肉、綠色蔬菜等的攝入

鋅補貝殼類海產品、動物內髒、瘦肉、幹果類等

維生素A補動物肝髒、蛋黃或胡蘿卜、番茄、橘子

維生素B1補穀類、豆類、堅果類、瘦豬肉及動物內髒

維生素B2補充動物性食品特別是動物內髒,以及蛋、奶等的攝入

維生素C補水果和新鮮蔬菜,如所有綠色蔬菜、西紅柿、卷心菜、獼猴桃

特別提示:至於每天各種營養元素的攝入量,專家建議,攝入鈣不能多於2000毫克,保持在1000~1200毫克;攝入鐵不能多於60毫克,保持在28毫克左右;攝入鋅不能多於35毫克,保持在20毫克?鴉攝入維生素C不能多於1000毫克,保持在130毫克左右。

孕婦日常三大營養素的比例是多少

一般說來,三大營養素的比例應為:蛋白質10%~14%,油脂20%~30%,糖類58%~68%。孕婦因為子宮擴大而壓迫腸道,比一般人更容易便秘,所以還需要能促進腸道正常蠕動的纖維素類。除此之外,亞麻油酸和次亞麻油酸也非常重要,因為,它們是胎兒腦部發育所必需的脂肪酸,且兩者之間的比例最好在4∶1~10∶1之間,以有助於胎兒腦部和視網膜的發育。

孕婦合理飲食的比例是都多少

通常情況下,孕婦注意飲食的合理比例是:碳水化合物50%~60%,脂肪15%、蛋白質20%~30%。郭錫熔提醒說,孕婦懷孕期的最後三個月和出生後第一個月不猛吃的母親,其子女發生肥胖的情況反而比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