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怎樣洗澡才正確
正確的做法:水溫要控製在38攝氏度以下,尤其不要洗盆浴,避免在浴缸中長時間浸泡腹部,而且洗澡時間最多不超過20分鍾。亦可采用其他方法替代泡熱水澡,比如衝澡、泡腳等。冬季,最好利用空調或暖氣來調節室內溫度。
孕婦洗澡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洗澡時,浴室內會由於通風不良,空氣混濁、溫度高,特別是冬天有些人可能會生火取暖,這些都會降低空氣中的氧氣含量,再加上熱水的刺激,使孕婦體內的血管擴張,這樣血液流入軀幹、四肢較多,進入大腦和胎盤的血液相對暫時減少,氧氣的含量也會減少,而腦細胞對缺氧的耐受力很低,因此,有不少的孕婦就會因此而發生昏倒。若孕婦洗澡時間過長,就會造成胎兒缺氧,胎兒腦缺氧時間如果過長,則會影響神經係統的生長發育,因此,孕婦一般要控製自己洗澡時間,別超過15分鍾,或以孕婦本身不出現頭昏、胸悶為度。
孕婦泡熱水澡有什麼危害
當疲勞時,悠閑地在放滿熱水的浴缸中泡上半個小時,真是既舒服幹淨又消除疲勞。但是,對懷孕三個月的孕婦來說,這樣做可造成畸形兒或低能兒。大量的動物實驗和對人類的流行病調查證實,孕早期接受到物理性的有害因子,如過熱的熱水浴和高溫作業等,都可使孕婦體內產熱增加或散熱不良而致高熱。早期的胚胎生活在高溫環境下,極易受到傷害,高溫會殺死那些分裂中的細胞,使該組織停止發育,特別是胎兒的中樞神經係統極易受到損傷,造成畸胎,嚴重者使胚胎夭折。
孕婦應回避哪些工作
孕婦應回避下列工作:
1、接觸有刺激性物質或有毒化學物質的工作。
2、受放射線輻射的工作。
3、經常抬舉重物的工作。
4、頻繁上下樓梯的工作。
5、震動或衝擊能波及腹部的工作。
6、長時間站立的工作。
7、高度緊張、不能適當休息的工作。
8、在室溫過高或過低的地方作業。
9、遠離別人、獨自一人進行的工作。
為什麼懷孕後工作要量力而為
孕婦妊娠後不應該拒絕一切活動,力所能及的勞動對孕婦是有益處的,它可以增加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有利於母子健康,還有利於順利分娩,減少難產發生率。但由於妊娠後母體內發生了許多變化,各種器官負擔加重,勞動時若不量力而行,易發生意外。妊娠期間,一般可以照常參加工作和勞動。在城市,一般家務勞動都比較輕,除注意不要提水、登高外,簡單的家務都可以做。但工作環境及工種各有不同,應注意不做使用爆發力的工作、有被擠,被撞危險的工作及水中作業、高空作業、有毒汙染的環境工作及接觸放射線的工作,妊娠7個月左右應避免上夜班。在農村,孕婦可以做一些家裏、田地裏不太重的勞動,要避免過重的勞動和劇烈的運動,如挑擔子、背東西、推碾子、拉磨、插秧、割麥子(或稻子等),不應該蹲著、站著或彎腰幹活。避免登高,走遠路,尤其不能做噴灑農藥、施化肥之類的工作。因為農藥或化肥中有害物質,吸入後會影響母體胎兒健康,有的還會引起流產。
孕婦在妊娠期間易感疲勞,勞動、工作都要量力而為,如感到腰疼或腹部下墜,應立即休息。
婦女懷孕後不宜做哪些工作
1、某些工廠的女工。從事化工生產的女工,由於要經常接觸某些化學毒物,而這些化學毒物對母嬰健康均可造成嚴重危害,並且極易造成嬰兒先天畸形。這些化學物包括鉛、鎘、甲基汞、二硫化碳、二甲苯、汽油等。
2、接觸電離輻射的婦女。電離輻射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可以造成孩子小頭畸形、先天愚型以及無腦兒的悲劇。接觸電離輻射的工作有醫療或工業生產放射室、電離輻射研究及電視機生產等。
3、醫務人員。傳染病流行期間,醫務人員容易因密切接觸患者而被感染,從而可能導致畸形。所以醫務人員在妊娠3個月以內,如正值疾病流行,即使不能暫停工作,也要格外加強預防保健。
4、農村婦女。懷孕以後同樣要注意在生產勞動中加強自我保健,懷孕期間絕對不可接觸農藥。大多數農藥可以引起孕婦流產、早產以及胎兒先天性畸形。還要注意不要從事搬、拉、推、抬等重體力勞動。在鄉鎮企業工作的妊娠婦女要避免接觸有毒有害物質。
5、高溫作業、振動作業、在噪聲環境中工作、長期站立工作等,均可對母嬰健康造成損害,影響優生優育。
孕婦還要注意避免:頻繁上下樓梯的工作;接觸刺激性物質或某些有毒化學物品的工作;有放射線輻射危險的工作;震動或衝擊能波及照射腹部的工作;不能得到適當休息的流水作業;長時間的站立;工作環境溫度過低;高度緊張的工作;單獨一人,沒人協助的工作;在沒有通風設備的機房中長時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