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節(2 / 3)

這個德國士兵在回國後,發現軍隊被裁撤,沒有了生路,抱著試試看的想法,乘船去了華夏,如今,他已經找到了一份工作,一家人都生活都很好。

在西方人的觀念中,黑色的湯藥是和巫術,女巫畫上等號的。

有人說,華夏人用巫術治病,他們是一群未開化的野蠻。還有人鼓吹,要進行一次新的十字軍東征。當然,後一種言論被當成瘋言瘋語,直接無視。

與以上觀點相反,另外一些人卻對華夏的中醫術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收拾行裝,來華夏探尋中醫的奧秘。

“華夏的月亮比較圓。”

當華夏於東方崛起,一次又一次展示出強壯的手腕時,這句話也會成為“現實”。

“又下雪了。”

進入十二月,關北已經連下了幾場大雪,車子行在路上,總要加倍小心。

李謹言湊近車窗,哈了一口氣,看著水汽聚攏又慢慢消失,車窗外的景色仿佛也罩上了一層霧氣,朦朦朧朧,卻又格外的真實。

“言少,是直接回府?”

“時間還早,去收容所。”

司機答應了一聲,車子開到路口,掉頭,朝城外開去。

經過幾次整改,又製定了嚴格的規章和製度,北六省內的收容所基本杜絕了朝援助款伸手的現象。聯省政府還曾派人來取經,回去後,仿照建立起類似的監督機製。

人心總有不足,貪官殺不盡,哪怕有前車之鑒,依舊會有抱著僥幸心理,亦或是要錢不要命的。隨著時間流逝,之前被壓製下去的某些問題漸漸有了抬頭跡象,這引起了政府內部一些人的警惕。

有法律約束,依舊製止不了某些人的貪心。建立完善的監督機製,或許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但有了一個好的開頭,總是能給後人豎起一個樣板,給想要身後的人一個警醒。

收容所內正在上課,一個穿著關北中學校服的學生,正認真的教孩子們寫字。自從有了楊聘婷等人的先例,關北中學,北方大學的學生們,都以能到收容所來實習和教書為榮。

在這裏,他們能學到很多師長和父母無法教給他們的東西,即便收容所內的條件好了,留在這裏的孩子也越來也少,這支教學的接力棒卻依舊在學生們手中傳遞著。

學以致用,也許他們尚不具備教書育人的資格,但能為他人盡一份力,便已足夠。

美國遠征軍指揮官約翰潘興,曾在寫給兒子的信中說:我想讓你來看一看真正的戰場是什麼樣的,看看我在這裏經曆的一切,讓你知道,為何美國人要到這麼遙遠的歐洲來打仗,也讓你明白,什麼叫愛國。

歐戰期間,樓少帥和這個以治軍嚴厲著稱的“黑傑克”有過幾次接觸,華夏軍隊的紀律和戰鬥力,給了潘興很深的印象。在麵對敵人時,他們好像從不畏懼。

約翰潘興很想知道,是什麼樣的環境,才會培養出這樣的一支軍隊。

戰後,潘興受邀參加華夏的閱兵式,他沒有出席華夏政府舉辦的宴會,除了禮貌性的露麵,也很少參加外交活動。他利用在華夏的時間,走訪了京城內的幾所學校,南苑航空學校,京城大學,另有幾所中學和小學,如果不是歸國日期所限,他很想到關北看一看。

在回國的輪船上,他便決定,等兒子中學畢業,把他送到華夏來生活一段時間。

不過,在那之前必須給他找一個華夏語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