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從同一個中學畢業的中年人在進行同學聚會。王先生在跟一個高年級學生接觸時的頭一句話就是:“開學時就是你幫我安置床鋪的。”“是嗎?”那個同學驚喜地說。接著兩人的話題就打開了,氣氛頓時也熱乎了許多。那個高年級同學的確幫過我們許多人,不過開學初人多事雜,大家多數也記不得了。而王先生則恰到好處地點出了這些,給對方很大的驚喜,也使兩人的關係拉近了一層。
一般說來,每個人都對自己無意識中給別人很大的幫助感到高興。見麵時若能不失時機地點出,無疑能引起對方的極大興趣。因此,初次見到曾幫過自己的人時,不妨當麵講出,一方麵向對方表示了謝意,另外無形中也加深了兩人的感情。
第三,用對方的外貌和姓名來搭橋。
每個人都對自己的相貌或多或少地感興趣,恰當地從外貌談起就是一種很不錯的交際方式。有個善於交際的朋友在認識一個不喜言談的新朋友時,很巧妙地把話題引向這個新朋友的相貌上。“你太像我的一個表兄了,剛才差點把你當作他,你們倆都高個頭,白淨臉,有一種沉穩之氣……穿的衣服也太像了,深藍色的西服……我真有點分不出你們倆了。”“真的?”這個新朋友眼裏閃著驚喜的光芒。
當然,他們的話匣子都打開了。我們不得不佩服這個朋友談話的靈活性。他把對方和自己表兄並提,無形中就縮短了兩人之間的距離,接著在敘說兩人相貌時,又巧妙地給對方以很大的讚揚,因而使這個不喜言談的新朋友也動了心,願意與其傾心交談。
除了相貌之外,對方的名字也是一個用來搭橋的好東西。
名字不僅是一種代號,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人的象征。初次見麵時能說出對方的名字已經不錯了,若再對對方的名字進行恰當的剖析,就更上一層樓。譬如一個叫“建領”的朋友,你可以諧音地稱道:“高屋建瓴,順江而下,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可謂意味深遠呀!”對一位名叫“細生”的朋友,可隨口吟出“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或者用一種算命者的口吻剖析其姓名,引出大富大貴、前途無量之類的話,這也未嚐不可。總之,適當地圍繞對方的姓名來稱道對方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最後,我們要記住一點,對任何人來說,從我們嘴裏發出的最美妙的聲音,莫過於在一群人麵前說,請他們描寫一下自己的經曆。因此,參加聚會或者派對時,走到對你很重要的人身邊時,先想一想他曾經跟你說過什麼往事或經曆,選擇其中一個比較有趣的,覺得聽眾也會欣賞的故事,然後把聚光燈打在他的身上,請他做精彩的發言。
這樣,一件小小的往事,就能搭建起一座橋梁,讓我們順利地把雙方的關係拉近一大步,而且不用我們費勁心機地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