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 成為能給他利益的人(1 / 2)

7.11成為能給他利益的人

隻有客戶接受你銷售的利益點,你與客戶的溝通才會有交集。如果推銷員能了解到顧客之利益所在,那就比較容易吸引其注意。

每一樣產品都有它具有的特性,不管你知不知道它是什麼或會不會使用,它已存在產品身上。產品的特性是指產品設計上給予的特性及功能。您可從各種角度發現產品的特性,例如:從材料著手:如衣服的材料是棉、麻、絲、混紡;從功能著手:如錄影機具有定時錄影的功能;從式樣著手:如流線型的設計。

而產品的優點則是指產品特性的利點,如:棉的衣服能吸汗、毛的溫暖、絲的較輕;傳真機有記憶裝置,能自動傳遞到設定的多數對象;組合的隔間能隨時移動等。特殊利益指的是能滿足客戶本身特殊的需求,例如:

您每天都要和國外各分公司聯絡,因此使用傳真機的速度較快,能節省大量的國際電話費。

牙膏有蘋果的香味,聞起來很香,讓您家的小朋友每天都喜歡刷牙,可避免牙齒被蛀。

這雙鞋是設計在正式場合穿的,但鞋底非常柔軟富有彈性,很適合步行上下班的您來穿。

特性及優點是以廠商設計、生產產品的角度,賦予商品的特性及優點能滿足目標市場客戶層的喜好,但不可否認的一個事實是每位客戶都有不同的購買動機,真正影響客戶購買的決定因素,絕對不是因為商品優點和特性加起來最多而購買。你的商品有再多的特性與優點,若不能讓客戶知道或客戶不認為會使用到,再好的特性及優點,對客戶而言,都不能稱為利益。反之,若你能發掘客戶的特殊需求,而能找出產品的特性及優點,滿足客戶的特殊需求,或解決客戶的特殊問題,這個特點就有無窮的價值,這也是銷售人員們存在的價值,否則根本不需要有銷售人員。而銷售人員對客戶最大的貢獻,就是能夠滿足客戶的特殊需求或幫助客戶購得最大的滿足。

如何讓客戶得到最大的滿足呢?銷售人員帶給客戶累積的特殊利益愈多,客戶愈能得到最大的滿足。

也就是說,我們要掌握將特性轉換成特殊利益的技巧,具體步驟如下:

步驟1:從事實調查中發掘客戶的特殊需求;

步驟2:從詢問技巧中發掘客戶的特殊要求;

步驟3:介紹產品的特性說明產品的及特點;

步驟4:介紹產品的優點說明功能及特點的優點;

步驟5:介紹產品的特殊利益,闡述產品能滿足客戶特殊需求,能帶給滿足客戶特殊需求。

技巧之外,最終落實到的,就是為客戶尋找購買的理由,讓顧客購買。

一家鞋廠的推銷員曾多次拜訪一家鞋店,要求會見經理,都遭拒絕。後來,這位推銷員在報上看到一則關於稅收決定的消息,他分析利用這一決定顧客可以節省好一大筆開支。於是他帶著報紙大聲地對鞋店的店員說:“請轉告你們經理,就說我有路子讓他發財,不但可以把向我訂貨的費用掙回來,而且還可以賺大錢,”於是他得到了經理的接見。

想想看為什麼客戶向A公司投保而不向B公司投保呢?其實A、B兩家公司的投保條件幾乎一樣。你為什麼把錢存在A銀行而不存在B銀行呢?A、B兩家銀行的利率是一樣的。為什麼你喜歡到某家飯店吃飯,而這家飯店又不是最便宜。你仔細想想看,當你決定購買一些東西時,是不是有時候你很清楚你購買的理由?有些東西也許你事先也沒想到要購買,但是一旦你決定購買時,總是有一些理由支持你去做這件事。

再仔細推敲一下,這些購買的理由正是我們最關心的利益點。例如一位女士最近換了一台體積很小的微型車,省油、價格便宜、方便停車都是車子的優點,但真正的理由是她路邊停車的技術太差,常常都因停車技術不好而發生尷尬的事情,這種微型車,車身較短,它能完全解決這位女士停車技術差的困擾,她就是因為這個利益點才決定購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