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給他人以真誠微笑
對人微笑是一種文明的表現,它顯示出一種力量、涵養和暗示。當你向他人露出笑容的同時,對方通常都會回以一個同樣燦爛的笑臉,雙方心中便都會自然生出一種對對方的好感。會麵時,雙方如果都麵露笑容,就能夠使絕大多數的會談都能進行得更加順利,會談的時間也會相對延長,而且會談最後通常也能獲得對雙方都更加有利的結果,使雙方關係更進一步。
卡耐基說:“笑容能照亮所有看到它的人,像穿過烏雲的太陽,帶給人們溫暖。”因為,一個微笑可以打破僵局,一個微笑可以溫暖人心,一個微笑可以淡化缺點,一個微笑可以樹立信心。對人微笑是一種文明的表現,它顯示出一種力量、涵養和暗示。一個剛剛學會保持微笑的年輕人說:“當我開始堅持對同事微笑時,起初大家非常迷惑、驚異,後來就是欣喜、讚許,兩個月來,我得到的快樂比過去一年中得到的滿足感與成就感還要多。現在,我已養成了微笑的習慣,而且我發現人人都對我微笑,過去冷若冰霜的人,現在也熱情友好起來。”微笑是一座溝通的橋梁。
羅伯特·布諾溫發現,人在群居生活時歡笑的次數是獨處時的30倍。同時,他還發現,與各種笑話以及有趣的故事相比,和他人建立友好的關係這一目的與笑聲的聯係似乎更加緊密。在引發我們大笑的各種原因當中,隻有15%來自於笑話。布諾溫通過實驗發現,實驗參與者處於孤單的環境中時,更多的人會選擇自言自語,而不是哈哈大笑。布諾溫通過錄像記錄下了實驗參與者在三種不同的環境中觀看喜劇電影的情景:獨自一人、與同性的陌生人一起以及與同性朋友一起。在讓我們發笑的各種原因當中,隻有15%的原因與笑話有關。想與他人溝通,建立聯係,才是我們大多數笑容產生的真正原因和目的。
雖然試驗參與者所觀看的電影在滑稽程度上並沒有太大的區別,但是三組試驗者哈哈大笑的次數卻有明顯的差別。獨自一人觀看電影的試驗者笑的比兩人觀看電影的試驗者都要少,而且他們笑的頻率和時間也明顯要少很多。在人際交往當中,發生大笑的頻率會更高。所有這些數據和結果都證明了一個事實:社交環境中人越多,人們大笑的次數和時間就越多,越長。
微笑如同一劑良藥,能感染您身邊的每一個人。沒有一個人會對一位終日愁眉苦臉、深鎖眉頭的人產生好感,能以微笑迎人,讓別人也產生愉快的情緒的人,是最容易爭取別人好感的人。銷售過程中,對客戶真誠地微笑同樣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試想,一個帶著沮喪的臉與人談生意和一個和顏悅色麵帶笑容和人做生意者,客戶更樂意接受誰?
銷售,說白了就是從客戶的兜裏掏出錢來買你的產品,要想取得客戶的信賴,請在不乏莊重和穩重的前提下給對方送去讓人愜意的、真誠的微笑。即使是難纏的客戶,也能使其在你的微笑前放下架子,這就是微笑的親和力產生的心理信用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