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 由衷讚美還不如不讚美(1 / 1)

6.7由衷讚美還不如不讚美

平時就要盡可能和更多的人接觸,注意保持廣泛的人際關係,了解各種人在各種情況下是如何考慮問題的。如果這種感受性得到了培養,那麼很自然地就會理解別人的心情。在需要的時候說所需要的話,做所需要的事,逐漸地就會被人喜歡。要想被人喜歡,不僅要有一種激情,而且要培養自己的感受性,培養巧妙地使人愉悅的能力。

很多人都對恭維話不屑一顧,但是我們生活在社會中就是人和人的交往,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不管你不小心,還是有意說了些恭維話,但別有心理壓力,背後被人嘲笑是難免的,因為恭維話被人叫做拍馬屁。

說的好聽點,那也可以算善意的謊言,不就是想讓聽話的人受用和自我感覺良好嘛,有時候,這種愉悅感和自我感覺良好是必要的,拍得好,這種舍我其誰的氣勢說不定會很幫忙。當然,大多數時候,我們都是互相吹捧,礙於形勢,或者別有所圖。

我們先來分析以下四種說恭維話的時機:

第一,是發自內心的恭維話。麵對一個偉人的時候,我們這種平凡人物的恭維是發自內心的,當然有時候,我們發自內心的恭維還是會受到別人的嘲笑,因為你恭維的始終是人,而不是神,多少會有點缺陷。

第二,是互相吹捧。相聲裏的很多有意思的橋段就會用這種,當然現實當中,可能發自內心的英雄惜英雄,和兩位同仁聊起工作後的虛情假意都是可能發生的。差別在於,臉皮比較厚的人可以在入睡前反複咀嚼這些話,然後安然入睡,做個好夢,臉皮正常厚度的,會在事後覺得索然無味,毫無用處。臉皮薄一點的,就在床上輾轉反側,為白天說的話覺得有點害羞。

第三,是礙於形勢。當會場上一百個人都在說好的時候,你心裏卻不以為然,如果你基本是個中國人,你也會一起鼓掌,叫好,這就叫礙於形勢;當一群同事都為老板的意見叫好的時候,千萬別做出頭鳥,嚴禁用“很好……但是……”的句式。

第四,是另有所圖。人家說拍馬屁也要講究角度和力度,拍得正好,則人家受用,自己的目的得逞。基本上一個人對別人說恭維話,不笑,臉不紅,胃不抽痙,那就可以了。當然也有人微笑著說恭維話,那其實很不專業,一旦笑得太曖昧就被人看穿了,裝出很誠懇地表情才是真正的恭維。

一句話,要想讓誰喜歡,最有用的是通過自己的行為使對方高興。這樣做,就會使對方內心產生積極的感情遷移到你身上而喜歡你。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心理機製,但大家都知道做起來並不簡單。讓對方高興是一件很難的事情,這一點超出人們的預料。給討厭自己的人突然送件禮物,或者突然麵帶微笑地取悅對方,對方會感到奇怪,或者覺得你背後有什麼目的,反而可能心情不好。另外,每個人覺得高興的事和喜歡的事都不一樣,一個人覺得特別高興的事可能另一個人反而會覺得很生氣。所以首先要了解對方的為人和愛好,循序漸進地與他搞好關係

首先,要學會像模像樣地打招呼。拿出勇氣,該問的問題要大膽地問,該接受的指示就認真地接受。如果這樣,工作就能順利進行,而你的變化也會給對方留下好印象。如果在一定程度上關係得以修複,那麼下麵進一步使對方高興就更加可能。在宴會或聚餐的時候,應該盡可能地與對方接近,說一些快樂的事。聽別人談話本身也會使對方高興。在聽對方說話的時候應該適當地插話或點頭,表示出你對對方的談話饒有興致,而且還要把握住機會誇獎對方,評價對方。在采取這種積極的策略的時候,應該特別注意的是一定要首先詳細了解對方的為人和興趣愛好等,然後根據這些情況選擇適當的場合和方法。重要的是,誇獎就要在人希望得到誇獎的時候誇獎,誇獎就要誇獎別人希望得到誇獎的地方。平時就要盡可能和更多的人接觸,注意保持廣泛的人際關係,了解各種人在各種情況下是如何考慮問題的。如果這種感受性得到了培養,那麼很自然地就會理解別人的心情。在需要的時候說所需要的話,做所需要的事,逐漸地就會被人喜歡。要想被人喜歡,不僅要有一種激情,而且要培養自己的感受性,培養巧妙地使人愉悅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