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當你已經接受命令,在執行過程中,可根據情況的變化,適時調整行動計劃,變通地執行上級的命令,即所謂的服從而不盲目。上司注重的是結果,由於你取得了良好的工作結果,上司會更加欣賞你,認為你是可用之才而委以重任。相反,如果你隻會惟命是從,拘泥從命,你在上司的眼裏也就是一個不可重用的庸才。
對能力比你差的上司也要表示尊重。作為你的上司,也許他各方麵的能力都比你強,你作為屬下,可能心服口服,對你的上司會表現出應有的尊重與服從。但一旦他某一方麵不如你時,你會不會一樣尊重他呢?會不會因為你某一方麵的能力強於他而恃才自傲呢?這是許多青年人應該注意的事情。恃才傲物,不尊重他人,作為領導,他處理的事情在性質上與你所處理的工作是有所區別的。你是屬下,也許你在具體的業務能力方麵要強於你的上司,但可能你的上司在許多其他方麵的能力,比如管理能力、綜合問題的能力都要比你強得多,切莫因某一方麵能力而沾沾自喜,更不能因此而夜郎自大。在你的上司麵前更應表現出你的謙虛以及對他的尊重,你由此也才可能被上司認為是德才兼備的人而加以重用。
也許你的上司各方麵都不如你,你也應該表現出適度的尊重,維護他的威信,並積極幫助他把工作做得更好。俗話說“廟響神靈”是很有道理的。如果你提高廟的名聲,那麼就不愁不會有人來拜你這尊神了。
(三)在工作中配合你的上司
上司希望得到下級的密切配合與支持。一個沒有協作精神、不支持上司工作的人很難得到上司的信任與欣賞,那麼,如何支持上司工作呢?
首先,配合上司的工作,應該顧全大局而不計個人得失。
很好地配合上司的工作,進一步得到了上司的信任。遇到困難時上一上,遇到名利時讓一讓,那麼,上司就沒有理由不信任你。
其次,幫助上司改正錯誤。“人無完人,金無足赤。”縱觀古今中外,沒有什麼人是沒有任何缺點、錯誤的。任何一位上司都絕非盡善盡美,在工作中也會有缺點與失誤。作為上司,他一定希望有人幫助他改正錯誤,減少損失。有道是:“一個好漢三個幫。”關於采取何種方式幫助上司克服工作中的失誤,我們可以試著考慮在正確的時間、地點,以正確的方式做正確的事情,一定要掌握分寸與角色藝術,出力不越位。應該注意:
1.要在上司心平氣和,心情開朗的時候提出。
2.多在“桌下”提出,少在“桌上”提出。
3.要以“獻可替否”的方式提出。
以上幾條是給上司留下好印象的處世原則。
六、與同事相處的禮儀
在人際關係中,同事關係是比較複雜的。它不像家庭那樣可以靠血緣和親人間的感情來維係;不像同學關係那樣沒有利益衝突;更不像路人那樣萍水相逢,匆匆而別。同事脾氣不一,性格不同,要長期相處,工作中頻繁接觸,彼此之間有各種各樣的利害關係,如果以每人每天工作八小時計算,一個人從參加工作到退休,大約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和自己的同事打交道。所以,同事關係也可以說是最複雜的一種人際關係了。如何與同事相處得恰到好處,是擺在每個就職者麵前的重大課題,因此,同事間相處要禮儀在先。
(一)積極主動,建立新的社交圈子
在跨入新的工作單位後,往往有一個孤獨的時期,陌生的環境、陌生的領導、陌生的同事。有的人孤獨期很短,很快,他的同事就能接納他,他也迅速形成了新的社交圈子。而有的人過了很長時間,依舊如失群的孤雁,他接納不了別人,別人也不接受他。在單位裏,老同事一般不會主動與新來者接近。這樣如果新來者不積極主動地接觸老同事,一段時期內,就很難與新環境打成一片了。因此,應該先攻為上,主動向同事伸出友誼之手,主動地向他們表示自己的友好態度。這樣,對方也一定會禮尚往來的,新的交際圈子也就由此而開始形成。
在主動與人接觸的過程中,要注意兩個問題:
言談舉止要得體適度。一個人的言談舉止是一個人的素質的反映,言談舉止是否適度,關係到其人際關係是否成功。
要做到言談的恰當,首先,在開口對人講話時,態度必須誠懇,講究文明禮貌。對同輩不必過多客套,但對同事中的長者,必須彬彬有禮,分寸適當。無論對誰,都不能滿嘴汙言穢語或油腔滑調,同時,帶有賣弄的高談闊論,隨意嘲諷和攻擊別人,挖苦別人,也都是必須杜絕的。必須懂得,當你開口說話之時,別人對你的印象也隨之開始形成。如果你的談吐使人反感,恐怕很難建立起良好的關係。
其次,要使自己的言談易於被別人接受,說話力求簡明扼要,不要滔滔不絕,壟斷話題,不給別人說話的機會,那樣,會使別人不愉快。另外,可多講些對方感興趣的話題。再有,在聽人講話時,一定要對對方的講話有所響應。很多人際關係專家都認為,很好地傾聽別人的講話,能使你獲得良好的人際關係。
舉止體現了一個人的修養和風度。帶有粗俗習氣的行為舉止,將會使人不願意接近。要使自己的舉止對他人產生好的印象,就要自覺地約束自己,使自己的舉止文明得體。
在與他人交往時,必須會控製自己,有的人在集體場合或別人家裏毫無顧忌,無節製地吞雲吐霧,旁若無人地縱情大笑,有的人不分年齡、性別,隨便與人拍肩拉手、亂開玩笑,有的人在與人說話時唾液橫飛或聲音震耳……所有這一切都是不文明的舉止,隻能給人留下缺乏教養、不懂規矩的印象。當然也不能刻意在他人麵前畏畏縮縮,謹小慎微。無論辦事說話都應該表現得落落大方,舉止適度。
為人處世原則不是在背後論人長短,如果你的工作原則是認真勤奮,就不要為了讓別人能接納你而與他們一樣懈怠。總之,你須要在從眾、讓別人接受你的過程中,堅持自己正確的原則,保持自己的優點,做事要恰如其分,而不隨波逐流,這樣便能吸引更多的朋友。
(二)滿足對方的安全需要
建立良好的同事關係,步入工作崗位後,用你的行為告訴你的同事們,與你交往是安全的。為此,你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不做“長舌婦”,如果希望你的同事接納你、信任你,就不要染上這種習氣,無論在任何情況下,對不在場的人都要以不談為妥,成為一個有修養、受歡迎的人。
寬以待人,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你的同事也一樣,也許在工作中與你產生磨擦,也許會由此而冒犯你,如果不是什麼原則性問題,就要得饒人處且饒人,得理也讓人三分,不要懷恨在心,更不要心存報複。像林則徐所說的那樣:“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這樣,以寬廣的胸懷對待每一位同事,包容他們,接納他們,長此以往,你必會得到同事們的依賴。
人常說,有得就有失,反之,有失就有得,在個人福利方麵適當做些讓步,肯吃虧,失去的是蠅頭小利,換來的是良好的同事關係與工作環境,反而有助於你取得更大進步,相反,有些人太“精明”,為自己考慮得太周到,工作從不多幹,名利卻總不放過一點,事事占上風,時時占便宜。這樣,隻能給人留下自私自利的印象,誰又樂意與這樣的人相處呢?
(三)正確對待他人成績
要正確對待同事的成績,應該為同事的成績感到高興,並以此為前進的動力,激勵自己趕上並超過他們。試想,如果你取得成績,一定希望與同事們共享收獲的喜悅,希望得到真誠的祝賀,而不希望別人說三道四,故意中傷,反之亦然。正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另外,如果你的同事一個個都不思上進,整天處於這種環境之中,沒有人帶動,沒有人激勵,恐怕你也難於“一花獨放”。所以,不嫉妒別人,坦然麵對他人的成績,不僅能使你獲得支持,而且能使你步入成功。
(四)樂於助人
在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裏,很多人抱著“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人生信條,關心他人、幫助他人。他們的行為也許很平凡,不過,由於他們的存在,使得他們的同事、朋友、他周圍的人時刻沐浴著溫暖與溫馨。他們為這個社會增添了更多的真、更多的善與更多的美,也得到了他人的由衷敬意與尊重。
事實上,一個人每前進一步,都離不開別人的幫助與協作。所以,人們總是很企盼能有人幫助,尤其渴望在困難時能有人伸出援助之手。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其他人也是如此。同事之間,朝夕相處,工作上的互相協作,生活中的互相關心,學習中的互相鼓勵,就變得十分重要。無論是單位,還是個人都會因此而獲益。所以,不要吝惜你的微笑,關切的問候,真誠的鼓勵,熱情的幫助,關心你周圍的每一位同事、朋友,你會在給予的過程中得到同事們的理解、幫助與支持。這正如一位哲人所言:“人生最美妙的報償之一是:凡事真心嚐試的人,沒有不幫到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