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典禮的種類
典禮是一種常用的和隆重的儀式。辦一件事通過舉行典禮儀式,會產生強烈的效果。一方麵可以表示自己的鄭重、莊嚴,渲染出與內容相應的濃烈氣氛;一方麵可以引起社會各方麵和廣大群眾的注意和重視,強化效果。典禮有多個類型:
(一)按性質分
1.政治性典禮:用於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項。如開國大典、國慶典禮、授勳典禮、揭幕典禮等;
2.經濟性典禮:用於企業單位經濟活動中的重大事項。如開業典禮、落成典禮、周年典禮、簽字典禮等;
3.日常性典禮:用於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或社會團體日常工作的重大事項。如開幕典禮、開學典禮、奠基典禮、表彰典禮、誓師典禮等;
(二)按內容分
1.開始性典禮:指用於某一件大事開始的典禮。
舉行開始性典禮,顯示出鄭重、嚴肅,通過典禮的形式,對參加典禮的人進行宣傳教育,使有關人員了解這件事項的目的、意義和作用,動員有關人員統一意誌、振奮精神、開展工作,或者讓人給予關注、重視等。如開幕式、開學典禮等。
2.結束性典禮:指用於某一件事結束的儀式。目的是對某項工作、活動的勝利結束表示慶祝,通過典禮對有關人員進行表彰,使整個工作、活動善始善終。如畢業典禮、竣工典禮等。
二、典禮的準備禮儀
準備工作是典禮活動組織工作的重要環節,可以說,準備工作做得充分、周密,典禮就等於成功了一半。
(一)明確規模
典禮的準備工作首先要確定規模大小。東道主主要根據典禮的需要精心擬定出席典禮人員的名單。邀請賓客應考慮周到,為使典禮顯得隆重,一般要特別邀請幾位身份比較高的貴賓參加。邀請賓客的多少,應根據需要與可能,即經濟力量、場地條件和接待能力等來確定。
(二)組織分工
典禮活動所用的時間雖然不長,但事關重大,所以對典禮活動各項繁瑣的準備工作,事無巨細,均不可疏漏。要請幾位精於的人員進行統籌策劃,作出明確分工。有的負責邀請和接待客人;有的負責典禮的程序和進行;有的負責後勤保障;有的負責全麵領導和協調。全部工作人員各負其責,協調配合,保證典禮圓滿成功。
(三)擬定程序
典禮程序是典禮活動的中心環節,典禮的效果如何,主要由程序決定。擬定程序,要首先選好主持人,也稱司儀。主持人應當精明強幹,口才較好,有應變能力,並且熟悉各方麵情況。因為主持人擔負著掌握進程、駕馭全局、調節氣氛、處理隨時出現的問題的重任。
典禮程序一般由:宣布典禮開始、公布貴賓名單、致辭、答辭和禮成等幾個項目組成。不同的典禮還要安排不同的有關的項目,使整個典禮過程完整、協調。在擬定程序的同時,還要安排落實致辭人的人選,每個人的發言應當言簡意賅,切忌冗長。
如有其他活動,也要事先落實人員,交待清楚各自的職責和要求。
(四)布置場地
要根據典禮的規模、時間、形式的要求來安排場地,並進行布置。不同的典禮布置的格調各有不同,要根據當地的風俗習慣安排。場地的音響設備要保持情況良好,有的還要安排鑼鼓、鞭炮和樂隊,以渲染氣氛。
(五)後勤工作
典禮的後勤工作相當繁重,稍有不慎就會出現漏洞。所以,事先要有充分準備。對經濟賬務、所需物品、來賓的接待、食宿交通等,都要安排專人負責。
(六)發出通知
在確定了賓客名單之後,即可發出通知。通知的形式可以用書麵形式——即請柬,也可以用口頭或電函形式。對重要的貴賓應當由東道主親自出麵邀請,並呈請柬。有的還可以用在報紙上刊登啟事的形式發出邀請。
三、典禮過程中的禮儀
典禮開始以後,工作就應當按照事先的計劃有秩序地進行,工作人員按照各自分工分頭開展工作。
(一)接待賓客
賓客到來,接待人員應立即以禮歡迎,並引導到休息室。需要簽到的應當讓賓客在簽到簿上簽到。貴賓到來,由東道主親自迎接,並陪貴賓交談、休息,等待典禮開始。
(二)檢查巡視
在典禮臨近開始時,要檢查一下各方麵工作是否完備,重要的賓客是否到齊。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時間一到即請東道主、貴賓和有關人員入場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