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背後的讚美更讓人高興
要讚美一個人,當麵讚美固然能起到作用,但背後讚美的效果更明顯。如果我們當麵說別人好話,說得不當可能會被認為我們在奉承他、討好他;然而在背後說這些相同的好話時,被讚美者就容易接受我們的讚美之辭,也容易領情。
事實上,世界上沒有人對別人對自己的讚美無動於衷,隻不過有人會讚美他人,有人不會讚美而已。大文豪肖伯納曾說過:“每次有人吹捧我,我都頭痛,因為他們捧得不夠。”可見,高帽子是人人愛戴的,關鍵是讚美的人能不能抓住對方的“閃光點”而已。
真誠坦白地直接讚美別人,固然能取得效果,但是背後讚美則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因為那樣的讚美更真實,是真正發自內心的。要讚美一個人,當麵讚美固然能起到作用,但背後讚美的效果更明顯。如果我們當麵說別人好話,說得不當可能會被認為我們在奉承他、討好他;然而在背後說這些相同的好話時,被讚美者就容易接受我們的讚美之辭,也容易領情。
在《紅樓夢》中有這樣一段描寫:本來寶玉就是一個追求自由,受不得半點約束的人,史湘雲、薛寶釵卻用心良苦地勸寶玉好好學習,以後做官,寶玉對此大為反感,對著史湘雲和襲人讚美黛玉妹妹說:“林姑娘從來就沒有說過這樣的混賬話!要是她也說這些混賬話,我早就和她生分了。”
恰巧黛玉此時走到窗下,聽到了寶玉對自己的讚美,“不覺又驚又喜,又悲又歎。”之後寶玉和黛玉二人互訴衷腸,更加親密無間。
在黛玉看來,寶玉在背後讚美自己,而且不知道自己會聽到,這種讚美就是發自內心的。如果寶玉當著黛玉的麵說這樣的好話,生性多疑的黛玉可能會認為寶玉是在討好她或打趣她。由此可見,背後說別人好話明顯要比當麵恭維別人效果好得多。你完全不用擔心你所讚美的人會聽不到你的讚美,相反,你對對方背後的讚美,很容易就會傳到對方的耳朵裏,對方也會因此對你另眼相待。
很久以前,有個縣令性格非常古怪。他每一次發布新政令,都要求屬下交口稱讚。最初,下屬們稱讚縣令的時候,縣令非常高興。但是時間長了,縣令就覺得很不過癮,因為下屬們每一次稱讚縣令時都是那麼幾句話,就是那麼幾個人。
有一個聰明的下屬看出了縣令的心思,就想來點新鮮的,讓縣令高興高興。
這天,縣令又發布了新的政令。那個聰明的下屬這次沒有像以往一樣當麵稱讚縣令,而是故意在一旁悄悄地對人說:“凡是身居高位的人,大多喜歡別人的奉承,隻有我們老爺不是這樣,他對別人的稱讚一向不放在心裏。”
縣令從別人那裏聽到了這個下屬的話,心裏非常高興,馬上喚來那個下屬,手舞足蹈地對他稱讚不已:“好啊,知道我心裏想的,隻有你這個人了!”
從那以後,這個聰明的下屬受到了縣令的重用。
故事中的差役的一席話實際上說給那個喜歡聽恭維話的縣令的。然而,這個差役聰明的地方就在於他並沒有像別人那樣當麵恭維縣令,而是把恭維話說在了背後,用和同伴背後議論的方式,有意識地讓縣令把自己的讚美聽到耳朵裏去,把縣令捧得極高,而達到自己拍縣令馬屁、討好縣令的目的。
其實,由第三者來傳達的讚美,更容易打動人心,也更容易得到他人的欣賞與好感。轉述的讚美雖是間接式的,卻是雙倍的讚美,比當麵直接讚美效果更大。因為當麵讚美,很可能是客套話,而背麵的讚美常是真心話。真正懂得讚美的人,深知轉述讚美的威力,所以總是會在背後讚美別人。因此,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在打算求人幫忙的時候讚美別人,人家會覺得你是有目的,哪怕你的讚美出自真心。
當麵讚美他人,有時並不能說明你的真誠。隻有在背後讚美別人,才會收到更好的效果。因為這個時候,你的讚美一般不會帶有太多的功利性。他會認為你的話並非虛假,而是出自真誠。隻要有機會你就說,誇獎的多了,對方自然會知道你誇獎他了。而且,也要養成一種背後誇獎別人的習慣,這樣會對你自己有益。千萬不要在背後批評議論人非,時間長了,人們是不會相信你的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