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不落俗套的讚美更有效(1 / 1)

6、不落俗套的讚美更有效

對於那些經常被人讚美的人來說,一般性的讚美對其意義並不是很大。這時,要是讚美不落俗套,從別人較少讚美的地方給予讚美,效果會更好。

讚美語言要有新意。讚美是所有聲音中最甜美的一種,新穎的語言是有魅力、有吸引力的。簡單的讚揚也可能是振奮人心的,但如果多次單調重複,也會顯得平淡無味,甚至今人生煩,所以要掌握火候,恰到好處。

有這樣一句話,別人嚼過的甘蔗不甜。在讚美別人時,使用那些別人都說了無數遍的詞語,隻會給讓對方覺得你是在敷衍他,從而產生不值得深交的印象。

比如,當你遇到一個初交的人時,說什麼“久仰大名,如雷貫耳”的話,那個人肯定會這麼想:“我從來沒見過你,你怎麼會‘久仰’我的大名呢?還‘如雷貫耳,呢!這不過是在敷衍我罷了。”當別人對你得出一個“敷衍”的第一印象時,恐怕也會以敷衍回報你。你想消除人家的這一不良印象,非得花時間不可。

即使真的是“久仰”人家的“大名”,也用不著說“久仰大名”這樣的套話。有位公關小姐跟客人的見麵語,很值得借鑒。有一次,她對客人說:“我早就聽說過你,是我們部長告訴我的。她說你重交情、守信用,豪爽大方,很有魄力。我早就想見一見你,今天這個願望終天實現了。”

試想一下,有誰聽到這樣的讚美,不飄飄然,不對讚美者油然而生好感呢?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愛好和個性,而且,每個人都樂於表表自己與眾不同的一麵。隻有針對對方別具一格的特色進行不落俗套的讚美,才能真正打動人心。人雲亦雲,味同嚼蠟的陳詞濫調,已失去了讚美的本意。

一些人在公共場合資美別人時,自己想不出怎樣讚美,隻能跟著別人說重複話,附和別人的讚美。

在宋朝的時候,朱溫手下有一批鸚鵡學舌拍馬的人。一次,朱溫與眾賓客在大柳樹下小憨。大柳樹濃蔭蔽日,樹下清風習習,十分涼爽,朱溫不禁讚歎道:“好大柳樹!”賓客為了討好他,紛紛起來相繼讚歎:“好大柳樹!”朱溫看了覺得好笑,又道:“好大柳樹,可作車頭。”實際上柳木是不能做車頭的,但還是有五六個人互相讚歎:“可作車頭。”朱溫對這些鸚鵡學舌的人煩透了,厲聲說:“柳樹豈可作車頭!我見人說秦時指鹿為馬,有甚難事!”於是把說“可作車頭”的抓起來殺了。

每個人也許都經曆過這樣的事情:中國人在別人讚美自己的時候,往往都要表示謙虛一下。如果是在人多的場合,大家眾口一詞地讚美某個人的同一件事,就會使他陷入很不自在的境地,越是最後幾個讚美的,如果是同樣的話,越讓他感到厭煩。

在這些千篇一律、陳詞濫調的讚美中,有一種情形是比較特殊的:某些人學有所長,並在自己的領域內取得了無可爭議的地位,由於乎日別人對他們的專長已讚美得過多,他們對這種讚美已經麻木了。即使你別出心裁,說出新穎獨到的溢美之詞,也很難激起他們的好感。碰到這種人,與其讚美他們的專長,還不如讚美他們的業餘愛好和人品。

陳詞濫調不僅是社交的忌諱,也是讚美別人的忌諱。那麼,怎樣才能避免陳詞濫調呢?

在實踐中學習讚美技巧

(1)真知源於實踐。

隻有多參加社會交往,在實踐中學習和總結,並根據自身經驗和體會進行適當調整,讚美技巧才能逐步提高。並走向成熟,形成自己的風格。

(2)用誠心感受對方的心理需要

陳詞濫調往往是在不了解對方心理狀況的情況下說出來的話,無的放矢,沒有目標。隻有當你對其進行深入的了解以後,才能知道他在此種場合此種情景下的情緒與需求,然後才能給予別出心裁的讚美,從而順利達成自己的願望。

(3)明白“曲徑通幽”的道理

會讚美的人善於實施“迂回讚美術”,圍繞對方關注的但又不是專長的方麵進行讚美。例如,當“棋聖”聶衛平在中國和世界模壇大顯身手、出盡風頭的時候,與其誇他是個“圍棋天才”,還不如說他橋牌玩得精更讓他開心。要知道,最美的風景不在一目了然的地方,而在曲徑通幽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