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點到為止,促其自省(1 / 1)

5、點到為止,促其自省

當麵指出別人的錯誤,隻會讓對方自覺尊嚴掃地,這樣不但解決不了問題,甚至會造成對方強烈的逆反心理。如果巧妙地暗示對方的錯誤,那樣就會受到對方的愛戴和喜歡。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願意被人批評,特別是讓最親近的人批評,那是很傷自尊心的。批評的內容會讓人覺得很不舒坦,而那種恨鐵不成鋼的神態、不客氣的語調,更加重了打擊的力度,這和外人的含蓄提醒,旁敲側擊的間接批評,其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在批評他人時,最好不要直言其事,而是借助於寓言故事、曆史典故、軼聞傳說來諷喻說理;或借助於批評類似現象,引起對方聯想、比照;或講個小笑話,啟發對方去思考,這種批評方式可稱作旁敲側擊式。需要注意的一點是,盡量不要在公共場合批評人,無論對方是什麼人,身份或輩分是否比你低,不要肆意擴大批評的範圍,盡可能讓很少的人知道。比如你知道你朋友的做法是錯誤的,直接批評可能會傷害到彼此的感情,不如就采取迂回的方式對他說:“雖然你有你的生活方式,可是我覺得如果你這樣做,會更好。”或者“這件事如果那樣做是不對,我相信你是不會那樣做的,對不對?”這樣做不僅有助於對方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也會使對方認識到你提出意見是善意的而並非有意為難自己,你針對的是他的缺點,而並非他的自尊心,也就是所謂的對事不對人。把你的批評指向他的錯誤,而不是他這個人,這樣就不會影響他完整的自我形象,就能順利地把批評建立在良好的情緒上,建立在友好的氣氛中,從而使對方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接受你的批評。

一般情況下,間接指出別人的過失,要比直接說出來顯得溫和,並且不會引起別人的強烈反感。

最善於布道的布道家“皮卻”牧師去世了。臨終前的一天,愛保德牧師被邀登壇講道。他相信盡其所能,使這次講道有完美的表現,所以他事前寫了一篇講道的演講稿,準備到時應用。他一再修改、潤色,才把那篇稿子完成,然後,讀給他太太聽。但是這篇講道的演講稿並不是很理想,和普通演講稿沒什麼兩樣。

如果他太太沒有足夠的修養和見解,他的太太一定會向他這樣說:“愛保德,這篇演講稿糟透了,那絕不能用——如果你這樣講的話,聽的人一定會睡去,它讀起來就像百科全書一樣;你講道這麼多年,應當很明白。老天爺,你為什麼不像平常一樣講話,為什麼不自然一些?”

愛保德太太當然可以這樣對自己的丈夫說。可是,如果這樣做會出現什麼樣的結果呢?

那位愛保德太太非常清楚這會是什麼後果,所以她巧妙的暗示她丈夫,如果把那篇講道演講稿拿到北美評論去發表,的確是一篇極好的文章。換句話說,她一麵讚美丈夫的傑作,一麵又向丈夫暗示,他的這篇演講稿,並不適合講道時用。愛保德看出了他妻子的暗示,就把他那篇絞盡腦汁所完成的演講稿撕碎。他什麼也沒準備,就去講道了。結果,那次的講道比以往還要成功。

其實,勸阻一件事情,我們可以躲開下麵的批評采取暗示的方法。對人正麵的批評,那會剝奪了他人的自尊。如果你旁敲側擊,對方知道你用心良善,他不但接受,而且還會感激你。

阿帕娜太太請了幾位工人蓋房子。剛開始幾天,每次她回家的時候,總是發現院子被弄得亂七八糟的,並且到處都是木屑。由於他們的技術較好,阿帕娜太太不想讓他們反感,便想了一個解決的辦法。

她等工人們離去之後,便和孩子把木屑清理幹淨,堆到院子的角落裏。第二天早上,她把工頭叫到一旁,對他說:“我很滿意昨天你們把院子清理得那麼幹淨,沒有惹得鄰居們說閑話。”從那以後,工人們每天完工之後,都把木屑堆到院子角落,領工也每天檢查院子是否清理過。

傑克每天都會到費城裏去看一看他的大商店。一次,他看見一名顧客站在櫃台前等待,卻沒有一位服務員對她稍加注意。後來,傑克才發現那些服務員正在另一頭擠成一堆,彼此嘻嘻哈哈的。他一句話也沒有說,隻是默默地走到櫃台後麵,親自招呼那位女顧客,並把她購買的貨品交給售貨員包裝,然後他就走開了。從那以後,那些服務員再沒有犯過類似的錯誤。

如果你當麵指出別人的錯誤,隻會讓對方自覺尊嚴掃地,這樣不但解決不了問題,甚至會造成對方強烈的逆反心理。如果你巧妙地暗示對方的錯誤,那樣就會受到對方的愛戴和喜歡。間接批評運用得當,不僅可以避免給被批評者造成精神壓力,而且能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起到激勵的作用。當然,運用間接批評不能千篇一律,要看對象,批評的程度也應視具體情況而定。對那些錯誤嚴重、屢教不改的人,則還要運用其他一些必要的手段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