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過於嚴格的要求可能會招致他人的不滿,眼看主管就要陷入一種難堪的境地,這位聰明的員工就使用幽默的語言把眾人的注意力轉移到自己的身上,使尷尬緊張的氣氛重新輕鬆下來。員工的這個幽默既幫了主管的忙,又使主管看到他較強的時間觀念,從而使他獲得了主管的賞識。
上司不論身居什麼樣的要職,也都是人不是神,他一樣會有普通人的喜怒好惡,也可能在個人喜怒好惡的支配下說出一些令人尷尬的話,做出一些有可能招致誤解的舉動。此時,下屬應抓住人們對上司言行錯悍不解的心理,采取適當的舉動順水推舟,把上司無意說出的過於直白、犀利的話向幽默的方向引導,使人們認為上司在開玩笑,從而放鬆緊張的情緒。這就讓上司覺得你是和他站在一邊的,你自然也就獲得了上司賞識和信任。
在1964年亞非文學交流座談會即將結束的那天下午,劉白羽從外辦得到毛主席要接見與合作家的消息。5點半,劉白羽趕到湖南廳,不久,毛澤東、劉少奇和周恩來三個人一道出現,他意識到這是一次極其隆重的會見。哪裏知道,一坐下,毛主席就指了指中國代表團,向外國朋友:“你們知道他們是什麼人?是修正主義分子。”
頓時,會場一下子僵住了。毛主席的話音剛落,周總理就大笑起來。他沒有說一句話,但這笑聲卻像是在解釋毛主席剛才說了一句幽默的言語,這幽默的言語使他忍不住大笑起來,於是整個會場上的人,連外國人帶中國人都笑起來,毛主席也跟著幽默地笑了起來。劍拔努張的氣氛一下冰雪消融了。
周總理靠自己的機智幽默幫毛主席圓了場。
由此可見,在必要的情形下幽默是可以派上大用場的。它既可以幫你逗得上司一笑,又可以用輕鬆搞笑的語言為上司解圍,從而獲得上司的賞識,為自己也嬴得一個美好的命運。
其實,幽默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一種才能,一種財富,一種靈氣,一種生命力,一種境界,一種風度,需要有豐富的知識,高尚的思想修養,知識是幽默的源泉,知識豐富了,幽默就會如泉水一般汨汨湧來。
幽默的素質既是天生的,又是可以在學習運用中逐漸培養的。要培養自己的幽默感,首先應加強自身的思想文化修養,要與人為善,注意培養自己的機智、敏銳和樂觀主義精神,其次還要多學習詼諧風趣的開玩笑方式方法,注意領會幽默的本質並加以吸收,使幽默細胞不斷增加。不斷實踐,坦率、豁達地與朋友交往,幽默感就會漸漸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