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積極思考與自製力(11)(2 / 3)

影響你認知的正確性的因素很多,如知識、經驗的局限,認知觀念的偏差,感官的限製等等。其中,影響最大的因素是情緒的介入和幹擾。

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非理性因素如下:

1.嫉妒

嫉妒使人心中充滿惡意、傷害。

如果一個人在生活中產生了嫉妒情緒,那麼他就從此生活在陰暗的角落裏,不能在陽光下光明磊落地說和做,而是麵對別人的成功或優勢咬牙切齒,恨得心痛。

嫉妒的人首先損害的是他自己,因為他把時間、精力和生命不是放在人生的積極進取上,而是放在日複一日的蹉跎之中。嫉妒同時也會使人變得消沉,或是充滿仇恨。如果一個人心中充滿消沉或是充滿仇恨,那麼他距離成功也就越來越遠了。

2.憤怒

憤怒使人失去理智思考的機會。許多場合,你因為不可抑製的憤怒,使你失去了解決問題和衝突的良好機會。而且,因為一時衝動和憤怒,你在事過之後往往要付出高昂的代價來為此補償。

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憤怒導致的損失往往可能是無法彌補的。你可能因此失去一個好朋友,失去一批客戶。你可能因此在領導眼裏的形象受到損害,別人也因此開始對你的合作產生疑慮。

憤怒時最壞的後果是,人在憤怒的情緒支配下,往往會不顧及別人的尊嚴,並且嚴重地傷害別人的麵子。

損害他人的物質利益也許並不是太嚴重的問題,而損害他人的感情和自尊卻無異於自絕後路,自掘陷阱。

如果你心中的夢想是渴求成功,那麼,憤怒是一個不受歡迎的敵人,你應該徹底地把它從你的生活中趕走。

3.恐懼

過分的擔憂可能導致產生恐懼,而恐懼則使人學會逃避、躲藏,而不是迎接挑戰、不畏困難。

心理學認為,對某些事物的恐懼情緒,可能來自於缺乏自信或自卑。

一次失敗的經曆或尷尬的遭遇都可能使人感到恐懼。比如,經曆過一次在公眾麵前語無倫次的演講,可能使你從此恐懼演講。這無疑使你在生活中憑空少了許多機會,本來可以通過一番演說和遊說來獲得的成功機會將從你的手指縫裏溜走。

一般認為,恐懼的泛化還會導致焦慮,焦慮的情緒甚至比恐懼還要糟糕。

有些人把焦慮情緒形容為“熱鍋上的螞蟻”,這個比喻形象生動。

產生恐懼情緒而不想方設法加以控製和克服,這樣的潛台詞相當於默認自己是個怯懦的失敗者。

前進的路途上小小的失敗就讓你望而卻步,駐足不前,那麼,成功後可能麵臨的更大的挑戰你又能如何應付呢?

4.抑鬱

成功路途中另一大敵是抑鬱。

如果說別的消極情緒是你成功路上的障礙,使你的成功之路變得漫長和艱險,那麼,抑鬱會使你離成功越來越遠。

克服別的情緒問題可能隻是個修養和技巧的問題,克服抑鬱卻是一個龐大的工程,它需要徹底改變你的個性:從認識、態度到性格、觀念。

一個追求成功的人如果染上抑鬱,那麼既有的成功也會離他而去。因為成功帶給他的不是喜悅,不能使他興奮起來,他沉浸在自己的消極體驗裏不能自拔。

抑鬱者好像是一個隨時馱著殼的蝸牛,隻不過束縛他的殼是無形的。

抑鬱者也恰似置身於一個孤獨的城堡,他出不來,別人也進不去。

德國著名表現主義作家同時也是抑鬱者的卡夫卡曾這樣形容他抑鬱的體驗:“在我的周圍圍著兩圈士兵,手執長矛。裏麵的一圈士兵向著我,矛尖指著我;外麵的一圈士兵向著外麵,矛尖指著外麵。他們這樣密不透風地圍著我,使我出不去,外麵的人也進不來。”

5.緊張

適度的緊張使我們能集中精力,不致走神,但緊張過度卻會使我們所做的準備工作付諸東流。本來設想和規劃得很好的語言和手勢,一緊張便會忘得無影無蹤。

過分的緊張使人變得幼稚可笑:臉色發白,或麵色通紅,雙手和嘴唇不斷地顫抖不已,頭上冒著冷汗,心跳劇烈,甚至感到心悸,呼吸急促,語言支離破碎。這樣的情形使我們好似一個撒謊的幼童。

當然,緊張可能僅僅是因為缺乏經驗,準備不足。

作為一個成功者,你也許一直都有些緊張的情緒。

但你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你已經學會了如何控製緊張。

美國曆史上最著名的總統之一林肯,當眾演講時始終有些緊張,可是他知道如何控製和巧妙地掩飾過去,做到不讓台下的聽眾看出他的緊張。

6.狂躁

狂躁容易給人一種假象,好像他精力十分充沛,說話和做事都那麼有感染力,顯得咄咄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