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積極思考與自製力(11)(3 / 3)

初次接觸狂躁者時,許多人都會產生錯誤的感覺,以為他是多麼的具有活力和使人感動呀!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了解的加深,你就會發現狂躁者其實不過是一張白紙罷了。他的談話沒有深度,他的行事缺乏條理和計劃性,他說過的話轉眼就會忘了,交給他的任務也不會受到認真對待。

表麵看來,狂躁的情緒容易使人陶醉,因為狂躁者的自我感覺好極了,他會顯得雄心勃勃,似乎要追隨後羿把那最後一個太陽也射下來。

然而,人可以看出,世界上是找不到狂躁者也能取得成功的例子的。因為事實上,狂躁和抑鬱其實是兩個極端的情緒。狂躁是極度興奮,而抑鬱是極度的抑製。

在精神病分類裏,有一種精神疾患就叫做狂躁一抑鬱症。

7.猜疑

猜疑是人際關係的腐蝕劑,它可以使觸手可及的成功毀於一旦。

莎士比亞在他那出著名的悲劇《奧塞羅》裏麵形象生動而深刻地刻畫了猜疑對成功的腐蝕,奧塞羅就是這種猜疑形象的寫照。

愛情因為猜疑而變得隔閡,合作因為猜疑而不歡而散,事業因猜疑而分崩離析。

造成猜疑的原因主要是缺乏溝通。

心理學一般認為,許多猜疑最終都證明是一場誤會,如果相互之間的溝通順暢,那麼猜疑的黴菌就無處生長。

對在成功路上艱難跋涉的追求者來說,猜疑將是一個隨時可能吞沒你整個宏偉事業的陷阱。其原因在於你的猜疑可能隨時被別人利用,而蒙在鼓裏的你還渾然不覺。

其實,隻要你經過認真分析,就不難發現猜疑是多麼的沒有道理和破綻百出。

猜疑的另一個原因是對自己的控製能力缺乏足夠的自信。

你為什麼會猜疑呢?

因為你擔心自己的利益受到損害,而產生這種擔心則是因為你對自己控製局麵能力的信心不足造成的。

在這裏,我們較為詳盡地分析了各種不良情緒的產生原因及其不良後果。那麼,作為一個正在追求成功的探索者,你該怎樣控製由這些非理性因素所帶來的不良情緒呢?

拿破侖·希爾為我們曾經講述了幾個十分有趣的故事,從不同方麵來加以說明了這一點,相信會對你的成功有所幫助,茲錄於後,供你參閱:

故事一:

有一次,馬琴力總統在一種易怒的情形中,製止了自己的憤怒,這就足以證明他是一個能夠渡過難關的人。

他有一種聰明而極簡單的方法,以戰勝發怒的對手。

有幾位代表,因總統指派某人為收稅的經紀人而抗議。其中領頭的是一個議員,大個子,脾氣很粗暴。他用憤怒的語氣罵著總統,用近乎侮辱的詞彙。

但是總統毫不作聲,任他去泄盡他的精力,然後總統很平和地對他說:“現在你覺得好些了嗎?”

緊接著又說:“照你所說的這些話,你實在是無權知道我何以要指派某人,不過我還是告訴你。”

那議員的臉馬上紅了,想道歉,但是總統又用一副笑臉說:“無論什麼人如果不知道事實,總是容易被弄得發狂的。”

然後他解釋了事情的緣由。

馬琴力總統這種冷靜而帶諷刺的回答,足以使這位議員覺得自己用這種粗暴的語言是錯了,而這次的指派或許是對的。自然,他的這種聰明的對付,使那位議員簡直有些無地自容了。

當這位議員回去報告他交涉的結果時,他就隻能說:

“夥計們,我忘了總統所說的是些什麼,不過他是對的。”

上麵這個故事可以清楚地告訴你該怎樣應對一位發怒者。

事實上,如果你能成功地製止自己的發怒,證明你是對的,你的對手便無能為力了。

行動冷靜則對方也會冷靜下來。對方的策略是要激起你發怒而做出一些同樣非理性的事情來,使你事後後悔。落入種陷阱裏實在是愚蠢的。

一個對你的憤怒不理不睬的人,你對他發怒,實在是毫無意義的。打倒一個憤怒的對方,沒有比冷靜更好的辦法了。

大律師綽特認為,用一種漫不經心的方法最有效力。

審案的時候,他不是把腳翹起來,便是把椅往後仰著,把手抱著頭;或者是把腿伸直,手放在口袋裏。

他總是不激奮,不發脾氣,而且顯出不費力氣的樣子。他好像把審案當作一個大笑話一樣;沒有什麼爭論,而是一種演劇。

他那種幽默性,使法庭充滿了笑料。向著他吼叫或憤怒是不可能的。

這種冷靜的方法,如果能使對方發脾氣,就更有效力。對方本想激起你的憤怒而得勝,卻被你的冷靜態度激怒了,這不是很可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