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積極思考與自製力(4)(1 / 3)

“一個成功的推銷員晚間一人獨處時,也會製造這種情境。他會想像出客戶對他最刁難的狀況,然後想出相應的對策……”

“不管在什麼情況下,你都可以預先有所準備,你想像自己和顧客麵對麵地站著,他提出反對意見,給你出各種難題,而你卻能迅速而圓滿地加以解決。”

自古以來,許多成功者都曾自覺或不自覺地運用了“正確想像”和“排練實踐”來完善自我,獲得成功。

拿破侖在帶兵橫掃歐洲之前,曾經在想像中“演習”了多年的戰法。

韋伯和摩爾根在《充分利用人生》一書中說:“拿破侖在大學的時候所做的閱讀筆記,付印時竟達滿滿400 頁之多。他把自己想像成一個司令,畫出科西嘉島的地圖,經過精確的數學計算後,標出他可能布防的各種情況。”

世界旅館業巨頭康拉德·希爾頓在擁有一家旅館之前,很早就想像自己在經營旅館。

當他還是一個小孩子的時候,就常常“扮演”旅館經理的角色。

亨利·凱瑟爾說過,事業上的每一個成就實現之前,他都在想像中預先實現過了。這真是奇妙之極!難怪人們過去總是把“想像”和“魔術”聯係起來。“想像力”在成功學中,確實具有難以預料的魔力。

三、想像力理論原理

科學控製論向我們解釋了想像產生這種驚人效果的原因,並且證明,這些效果並非“魔術”,而是我們的心理和大腦自然而且正常的功能。

控製論把人的大腦、神經係統和肌肉組織看作一套高度複雜的“伺服機”(一部自動尋求目標的機器,運用自動反饋的信息儲存為手段),通過這套機製指導自己通向既定的目標,並在必要時自動糾正其所指向的方法。

但“伺服機製”並不意味著“人”退化為一部機器,而是指大腦和身體由人操縱著像機器那樣發揮作用。人身上這套自動化的“創造性機製”隻有一種運行方法,即它必須有一個既定的目標。

心理學家指出,你必須首先在內心認識一個事物,然後才著手去完成它。當你在內心裏“看到”一個事物時,你的內在“創造性機製”就會自動把任務承擔起來,它完成這項工作要遠遠勝過你有意識的努力或者“意誌力”,我們稱其為“超意誌力”。

因此,你在做一件事時,不要過分地用有意識的努力或鋼鐵般的意誌去施加影響,也不要過分擔心,不要總是疑心自己所做的一切的正確性。

應當放鬆你的神經,不用緊張的力量來“幹這件事”,而是在心裏想著你真正要達到的目標,然後讓你的創造性成功機製來承擔任務。

這樣,心裏想著你達到的目的,最終將迫使你運用PMA(積極心態)。

但你並不能因此就不努力或停止工作,你的努力要用來驅使你向目標前進,而不是糾纏在無謂的心理衝突之中。這種心理衝突的結果是“想要”或者“嚐試著”做某件事時,內心想像的卻是其他事情。

四、想像力練習

想像力的作用如此大,那麼我們又該如何發揮想像力呢?

為此,拿破侖·希爾的成功學給我們指出了一條光明大道。其主要做法如下:

1.預見性想像力(即想像的超前性練習)練習一在進行想像練習時,應首先練習自己的超前想像力。

即通過科學的想像,培養自己對未來事件進行正確預見的能力。超前想像的練習辦法如下:

(1)在對目前市場狀況進行綜合分析的基礎上,預見到市場將要出現的某種變化。要知道,一切事物的靜止總是相對的,而變化是絕對的。

(2)在預見到市場將要出現的變化時,更真切地在大腦中浮現某種場景,並同時注意自己正在幹什麼。

(3)在邁向成功過程的每一個階段,都應依據自己所掌握的信息,結合市場狀況,構思出自己將要麵臨的處境,在你的大腦中浮現出好的境況。

預見性想像對事業、生活成敗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

一個錯誤的決定往往與其預見不足有關,而一個正確的預見則可以幫助你對成功捷足先登。

曾一度令整個歐洲瘋狂的聯邦德國“電腦大王”海因茨·尼克斯多夫,就是以其超前想像力先聲奪人而取勝的。

海因茨原在一家電腦公司裏當實習員,搞一些業餘研究,卻一直不被接納,於是他外出兜售研究成果。

終於,他獲得了萊因—斯特發倫發電廠的賞識。電廠預支了他3 萬馬克,讓他在該廠的地下室研究兩台供結賬用的電腦。

不久,他獲得了成功,創造出了一種簡便、成本低廉的820 型小型電腦。由於當時的電腦都是龐然大物,隻有大企業才用得起。所以這種小型電腦一問世,立即引起了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