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積極思考與自製力(3)(1 / 3)

專家建議諾斯克利夫勳爵離開他的工作環境,到鄉間去活動一下,在那裏可以看到廣闊的大自然。這個簡單的療法矯正了他的視力。

缺乏洞察力對一個人是十分不利的。

在19 世紀,美國專利局裏有人建議關閉專利局,因為他覺得不會再有人能發明什麼有價值的東西了。想一想自1900 年以來的科技進步,你會明白,那樣一個建議,真是令人難以置信。

如果你的洞察力不行,請試試從另一個角度看問題。

你不妨研究一下曆史,研究其他民族的文化。然後在分析當前的事物時留意將來。

正如弗蘭克·蓋思所說:“隻有看到別人看不到的事物的人,才能做到別人做不到的事情。”

5.當前的地位能限製你的遠見

奧利弗·溫德爾·霍姆斯說:“人生在世,最緊要的不是我們所處的位置,而是我們活動的方向。”

何時、何地以何種方式開始你的一生,這是無法選擇的。你生下來就處於一種身不由己的環境中。隨著年歲的增長,你的選擇就越來越多。你可以選擇在哪裏居住,跟誰結婚,幹什麼工作,你可以選擇人生的方向。

年紀越大的人,就要做出越多的人生選擇,就越應該為自己的處境負責。

許多人不是這樣想的,他們認為目前的處境決定了他們的命運。他們向環境屈服,覺得別無選擇。

你可別掉進這個陷阱裏。

幾百年前,這種觀點也許是對的,現在不對了。

如果你有要做成一件事的強烈的願望,並樂意為之付出代價的話,幾乎沒有事情是不可能的。無論你目前的地位多麼卑微,別讓它剝奪了你的遠見。

你一定要有偉大的理想。切記,胸無大誌者是難以取得成功的。

三、讓遠見成為現實

相信你能使自己活得更好,這隻是第一步。要使自己的遠見真正有價值,還必須與另一種能力結合起來:

如何使遠見變為現實。

有遠見但不能把它變成現實的人,隻能是個空想家。

拿破侖·希爾的成功學表明了實現你遠見的指導原則,下麵便是幾個十分重要的指導原則:

1.你應該首先確定你的遠見

這個觀點雖然非常簡單,但實現遠見總得由確定這個遠見開始。

對有些人來說這實在是太容易了,因為他似乎生來就有一種遠見卓識;另一些人則需要經過長時間的沉思、考慮、祈禱才能獲得這種本領。

如果你想成功,就必須多想幾步,確定你人生的遠見。

你的遠見不能由別人給你。如果那不是你自己的遠見,你就不會有實現它的決心與衝勁。

遠見必須以你的才能、夢想、希望與激情為基礎。

遠見是了不起的東西,它還會對人產生積極的影響——特別是當一個人的遠見與他的命運(特別是他存在的目的)不謀而合時。

2.考察一下你當前的生活

將你自己的遠見變成現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跟一次旅程十分相似。

你決定去旅行之後,首先要做的事情之一,就是決定出發點,沒有這個出發點,就不可能規劃出旅行路線和目的地。

考察當前生活的另一個目的是規劃行程,並估算此行的費用。

一般地說,你離自己的遠見越遠,所花的時間就越多,代價就越大。實現自己的遠見是要作出犧牲的。

3.為大遠見放棄小選擇

所有夢想的實現都是有代價的。為了實現你的遠見,就要作出犧牲,其中一個涉及到你的其他的選擇。你不可能一麵追求你的夢想,一麵保留著你其他的選擇。

這個觀點尤其不容易被美國人接受。美國文化很強調選擇的自由。整個自由市場體製都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的。

多種選擇是好事,可以為你提供更多的機會。但對於想取得成功的人,有時你卻必須放棄種種選擇來交換那個唯一的夢想。

這情形有點像一個人來到岔路口,麵臨幾種前進道路的選擇。他可以選擇一條能通往目的地的路,他也可以哪一條都不走,可是這樣他就永遠達不到目的地。

4.按自己的遠見來規劃自己的成長道路

實現自己的遠見包含著必須選定一條個人發展的道路,並在這條路上堅持不懈。

以為自己可以從生活的一個階段向另一個階段進步而無需改變自己,是在自我欺騙。

人生的任何積極轉變必定需要個人成長,因為個人成長是實現遠見的必經之路。

所以你能訂出的最具戰略性的計劃,是按你的遠見來規劃你的成長道路。

想一想要實現理想你必須做些什麼。然後確定,要成為你想做的那種人,你需要學習些什麼。看些書籍,聽些錄音帶,以感受一下別人的成長過程。

5.你應該多與成功人士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