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強化積極心態(6)(3 / 3)

1.回歸正確的來源

原則是最基本的資源,也是其他資源的根本。生活若集中在其他資源,如配偶、工作、金錢、財務、樂趣、領導者、朋友、對手、自己,就會產生扭曲與依賴心理。

豐富心智的人從內在安全感的泉源中汲取動力,並保有平和、開朗、信任,為他人成就而自豪。重新開展、塑造自己的生命,培養豐富的感情,以滋長舒適、內省、期望、指導、保護和寧靜的心靈。他們期待回到心靈的泉源,缺少這方麵的滋潤,甚至隻工作數小時,也會產生退縮的症狀,好像身體缺乏水及食物。

2.尋找孤寂,享受自然

豐富心智的人保留時間,尋找獨處的機會;心智貧乏的人,由於本性喜歡喧囂,獨處時往往感到寂寞。應該培養獨處的能力、深思、享受寧靜與孤寂,常常反省、寫作、聆聽、準備、想像、沉思、放鬆等活動。

自然界有許多寶貴的東西可充實我們的心靈感受,靜謐的自然環境讓人深省、心境平和,好準備重返步調緊湊的生活。

3.經常養精蓄銳

每天鍛煉心智與體能,以保持身心巔峰。

在心智方麵,我們建議培養廣泛且深入閱讀的習慣。

加入培養主管的訓練課程,再慢慢地增加紀律與責任感。

若能不斷充實自己,經濟上的安全感就不會依附在工作、老板的意見或人為製度上,而是靠自己的生產能力。未決難題是個龐大的未知市場,對有創見的人和能為自己創造價值的那些人而言,這裏永遠充滿機會。

波勒在所著《無限的主管機會》中認為,無法經常養精蓄銳的人,不但會發現自己的刀鋒遲鈍,自己也變得陳腐不堪,為生存隻好小心翼翼,采取防衛手段,以安全為重,開始為自己打上一副金手銬。

4.樂意為他人服務

為了培養內在安全感,有些人願意盡力服務他人,不求名利,但與日俱增的內在安全感與豐富的心智,就是最好的回報。

5.與別人維持長期良好關係

配偶或親密夥伴,在我們失去信心時,仍會關愛並相信我們。心智豐富的人會與許多人維持這種關係,當察覺到某人正在十字路口彷徨時,就會不辭辛苦地表達對那人的信任。

6.寬恕自己與他人

心智豐富的人不會為自己的愚蠢行為或社交過失而自責,也不會在意他人的莽撞。過去或明日的夢想不是他所關切的,這些人很理性地活在現在,仔細規劃未來,並靈活麵對變動的環境。充滿幽默感、坦承錯誤並學著寬恕,滿懷喜悅去做能力範圍內的工作。

7.解決難題

這些人就是答案的一部分,知道如何將人與問題分開,把精神擺在整體利益上,而不在立場上爭辯。別人會慢慢察覺他們的誠意,合力為解決問題貢獻心力。在這種交心過程中產生的解決方案,比妥協、折中的方案好得多。

十三、持續欲望

心理學家森姆·詹納斯應拿破侖·希爾的邀請,曾對眾多白手起家的百萬富翁的早期心理進行過深入調查分析,發現他們均有一個共同特性,即對成功的強烈欲望。當然,這並不是就說,任何具有財富欲望的人都能心想事成,因為事業的成功是主、客觀因素和諧統一的結果。機遇是成功的客觀因素,而欲望、才幹卻是成功的主觀因素。當一個人具備了主觀條件,遇上適當的時機是有可能會脫穎而出。但更為重要的是,一個人如果沒有成功的欲望,即使機會擺在麵前,即使具備一定的才能,也很難獲得成功。所以,一個人如果沒有成為“有錢人”的強烈欲望,他就永遠不可能創造出巨大的財富。

可惜許多人的這種成功衝動,在困難和時間麵前都難以持續較長的時期,有的甚至極少付諸行動,成了一個“空想家”。

成功學家通過對社會經濟學的研究,也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成功的欲望是創造財富的源泉。因而,一個人一旦滋生了這種欲望,便應當立即著手,經過自我暗示和對自己意識能量的激發,構思出一個超乎尋常的成功計劃,再通過自己敏銳的頭腦與創意,以及特殊知識的靈活運用,使計劃更周密、詳盡以及與智囊的高度協作,保證計劃的順利實行和目標的最終實現。

從上述獲取財富的原則中,不難看出擁有成功欲望對實現目標是何等重要。可以這樣說,成功欲望是財富獲取的原動力。隻有飽含著成功的欲望,一個人才能竭盡全力去完善自我,尋找一切機會發展自己的事業。所以,若要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經濟中獲勝,強烈的成功欲望是首先應當擁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