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強化積極心態(7)(1 / 2)

歇爾·菲爾德便是這樣一個憑借強烈的成功衝動而擁有巨額財富的人。他在芝加哥經營的一家店鋪在一場大火中化為灰燼,這場大火使他變得一貧如洗。但大火並沒有燒掉他成功的欲望,他望著已成廢墟的店鋪,對眾多在場的商人朋友們說:以後縱使再遇到大火,我也要在這裏建一座世界上最大的商店!因為我想掙更多的錢!在這種欲望的激勵下,他最終獲得了成功,他重建的店鋪至今仍引人注目地聳立在芝加哥商業區。正是強烈的成功欲望和信心使菲爾德東山再起,在一座廢墟裏創造出超出原有財富的更多財富。

縱觀曆史,無論哪個時代的傑出人物,都是具有強烈的成就欲望的人。正是這種強烈成就欲望的驅使,才使他們不斷捕捉現實中可能存在的新觀點、新思維和新方法,獲得新的進步。商界中將夢想變成現實的成功事例不勝枚舉,如果仔細分析他們的成功史,我們不難發現,除了他們擁有比一般人更強的才能外,更主要的是他們對成功的明確追求。這種追求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一種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的反映。

一般人往往把享樂視為賺錢的目的,其實並不盡然。

如果說賺錢就是為了享樂,那麼當今世界上的那些巨富,所賺的錢不要說自己這一輩子花不完,就是他們的子孫後代也是花不完的,可他們為什麼還要嘔心瀝血地繼續奮鬥?還要像一架不知疲勞的機器不停地運轉?答案隻能是:在賺錢的目標之外,他們還有一個超越賺錢本身的目標,那就是通過賺錢來實現自身的抱負、誌向、事業,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體現自我價值。如果胸無大誌,做生意隻是想衣食豐足,可以斷言,這樣創業者永遠不可能擁有大財富。

貧困、失敗固然對事業成功不利,但另一方麵也磨煉了人的毅力和奮鬥精神,即所謂“窮則思變”。不要因為自己沒有優越條件,而放棄成功的念頭,美國總統林肯說:“上帝必定熱愛普通人,因為他創造了那麼多的普通人。”所以,不要因為自己現在還“一窮二白”、普普通通而缺乏自信。你隻有存在一點近乎“野心”的欲望,才可能使你的膽量去追逐別人所不敢奢望的成就,才可以使你傾盡全力釋放出最大能量;強烈的成功欲望是創造財富、成就事業的原始動力。

在不確定性的環境裏,人的冒險精神就是最為稀缺的資源。克服不確定、信息不完善性的最優方法,莫過於組織內部有一位有冒險性的戰略家。

世上沒有萬無一失的成功之路,動態的市場都帶有很大的隨機性,各要素往往變幻莫測,難以捉摸。所以要想在波濤洶湧的商海中自由遨遊,非得有冒險的勇氣不可。甚至可以說,成功的主要因素便是冒險,做人必須學會正視冒險的正確意義,並把它視為成功的重要心理條件。

在成功者的眼中,事業對於人生本身就是一種挑戰,一種想戰勝他人贏得勝利的挑戰。所以,在競技場上,人人都應具有強烈的競爭意識。一旦看準,就大膽行動,這已成為許多中外成功人士的經驗之談。

幸運喜歡光臨勇敢的人,冒險是表現在人身上的一種勇氣和魄力。冒險與收獲常常是結伴而行的,險中有夷,危中有利,要想有卓越的結果,就應當敢冒風險。

既有發財的欲望,又不敢冒險,怎麼能夠實現創富的抱負?希望成功又怕風險,往往就會在關鍵時刻失去成功的良機,因為風險總是與機遇聯係在一起的。從某種意義上說,風險有多大,成功的機會就有多大。由失敗走向成功需要的是把握機遇,而機遇是平等地鋪展在人們麵前的一條通路。所以人生就應當抓住稍縱即逝的機會,這裏的謹慎就會失去它,具有過度安穩心理的人常常失掉一次次成功的機會。

在我們身邊,許多相當成功的人,並不一定是他比你“會”做,更重要的是他比你“敢”做。與其不嚐試而失敗,不如嚐試了再失敗。不戰而敗如同運動員在競賽時放棄權,是一種極端怯懦的行為。

十四、培養觀察力

在人們大腦細胞結構的某個地方,有一個接收思想振動、一般叫做“預感”的器官。到目前為止,科學界雖然還沒有發現這個第六感覺所在的確切位置,但對我們這裏所闡述的問題並不重要。事實是,人類除了身體的感覺之外,還可以通過其他途徑來接受確切的意識。

大腦能夠接收感官傳遞進來的所有外部信息,並迅速地加以綜合分析,選擇有價值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