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賈克森能在嘈雜的人聲中,有百步穿楊的神射本領,成為NBA 職業籃球賽的超級射手?就是他能在最大壓力下及時發揮出更大的能力。
切記我們的心態是個神奇的力量,是可控製的,不應容許任何外物來擺布。
十、使用提示語言
積極心態的自動提示語是不固定的,隻要是能激勵我們積極思考、積極行動的詞語,都可以作為自動提示語。下麵有一些有重要意義的提示語,以供參考:
人的心神能構思而確信的,人便能完成它。
如果相信自己能夠做到,你就能做到。
我心裏怎樣思考,就會怎樣去做。
在我生活的每一方麵,都一天天變得更好而又更好。
現在就做,便能使異想天開的夢變成事實。
不論我以前是什麼人,或者現在是什麼人,倘若我是憑積極的心態行動的,我就能變成我想做的人。
如果我們經常使用這一類自我激發性的語句,並融入自己的身心,就可以保持積極心態,抑製消極心態,形成強大的動力,達到成功的目的。一些重要的激發詞還應當經常使用,並牢記於心,讓它成為心神的一部分。那樣,潛意識才會閃射到意識中,用積極的心態指導人的思想,控製感情,從而發揮出潛能創造成功。
十一、敢為人先
人類的一個主要弱點就是人們普遍熟悉“不可能”一詞,這個詞顯示出一切規則都不起作用,任何事情都幹不成。這個世界上不可能的事太多了,“我不可能在一夜之間成為總統”,“我永遠不可能擁有一百萬”……人們常常被這種消極心態支配著,才導致大部分人一生半窮不窮,半富不富,既不太窮,亦不發達。而實際的情況是怎麼回事呢?成功總是伴隨那些有自我成功意識的人!失敗總是伴隨那些有自我失敗意識的人!人們要學會在頭腦中將失敗意識轉變成為成功意識。隻要你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敢於做別人認為不能做、不可能做的事,你就一定能成功。
十二、豐富心智
一個人擁有正確的心態,那他就會創造不同凡響的奇跡。
善於處理危機的自我創富者,往往都能為自己在成功之路上創造各種有利於自己的條件,而不是死死抱住自己原有的勢力範圍。也就是希爾博士所說的:“善用你的積極心態,不要讓消極的東西占據了你的腦袋。”
在他的《心平氣和地創富》一書裏,他舉過麼一個例子:
愛達華州的兩個農夫辛普森和茨威格,他們各自經營著自己的農場,以種植馬鈴薯為主。這兩個並不滿足隻當一個種植馬鈴薯的農夫認為每個人都可以創造自己的市場,而無需搶奪他人的市場。這種積極的心態,使辛普森創立了冷凍食品公司——辛普公司,並成為麥當勞連鎖店馬鈴薯的主要供應商;茨威格則創立了奧愛食品公司。
這兩人成功的原因都是擁有“豐富心智”,深信:
自然與人性資源足以實現任何夢想;我的成功不全然是別人的失敗,別人的成功也不會剝奪我的機會。
過去25 年來,根據診斷企業和個人的經驗,希爾博士觀察到豐富心智會消除狹隘的想法和敵對關係,而卓越與平庸的分歧也在此。
希爾博士的一生也經曆了許多豐富與貧乏心智的掙紮。當擁有豐富心智時,他相信別人,且開朗、肯施舍,願意和別人共同生活,能夠欣賞彼此的成就。因為他察覺到力量的泉源在於差異,個體並非一模一樣,每個人都應該取長補短。
有豐富心智的人,注重互利的原則,溝通時先求了解別人,再求被人了解,心理上的滿足並非來自擊敗他人,或與他人比較。這些人沒有占有欲,不要求他人照自己的話做,其安全感並非建立在別人的意見上。
豐富心智來自內在的安全感,而不是外在的排名、比較、意見、擁有或關係。如果自身的安全感是從這些俗務而來,那這些俗務舉動就會影響到他們的生活。“貧乏心智”的主張者認為機會是稀少的,若同事獲得升遷,朋友得到認同或有重大成就,自己的安全感或自我身份即受到威脅,即使口頭上讚譽有加,內心卻是痛苦不堪。
這些人的安全感是和他人比較而來,而不是來自自然法則與原則的信仰。
愈堅持以原則為重心,愈能培養豐富心智:願意與他人分享權力、利潤和認同,也愈能為他人的功成名就感到自豪。別人的成就對自己的影響是正麵的,而非負麵的。
豐富心智主張者希爾和斯通,指出豐富心智有七項特征: